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

三文鱼,分布于北纬45度以北的太平洋和内陆河流,是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重要捕捞对象。例如,2004年世界上捕获的三文鱼有60-70万吨,占世界水产品

三文鱼,分布于北纬45度以北的太平洋和内陆河流,是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重要捕捞对象。例如,2004年世界上捕获的三文鱼有60-70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捕获量的1%,但总产值却高达15%,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名贵鱼类。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

大马哈鱼鲑鱼/狗鲑鱼

在我国,三文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主要渔场包括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抚远地区位于两条界河的交汇处,是中国著名的“中国三文鱼之乡”。每年都有成群的三文鱼从北太平洋溯河而上,迁徙到抚远河产卵繁殖。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1)

洄游的大马哈鱼迁徙的鲑鱼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栖息地破坏、水污染、水利建设、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整个东北地区的三文鱼资源正在迅速衰退,目前只能通过人工增殖放流为野生种群“续命”。

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正在越变越小

五里河是黑龙江东部的一条支流,也是中俄重要的界河。五里河干流由北向南,全长900多公里。上游流入兴凯湖,下游在黑瞎子岛东侧流入黑龙江。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2)

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族渔民苏里河流域的赫哲族渔民

五里河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冷水鱼是一大特色。当地常见的冷水鱼有鳕鱼、黑斑梭鱼、乌苏里白鱼、黑龙江茴香鱼、哲罗鱼、三文鱼、有鳞鱼等。为了摸清近年来乌苏里江三文鱼的生存状况,2018年9月至11月,研究人员在抚远邹集上滩和饶河四排滩进行了采样调查。

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鱼类样本,本次调查使用长400米、高2米、网目10厘米的三层刺网捕捞大鱼,使用长300米、高2米、网目5厘米的固定刺网捕捞小鱼。调查期间每天捕捞3~5张网,由专人进行渔获物的种类鉴定和数据记录。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3)

网目为10公分的三层流刺网捕到的渔获物用网眼10厘米的三层刺网捕获的鱼

经调查,此次行动共获得野生鱼2309条,总重量342.5公斤,平均每条鱼仅重148.4克。让专家们担心的是,这次行动只抓到87条三文鱼,总重量162公斤,平均每条只有1.87公斤。

平均体重1.87kg是什么概念?从三文鱼的个体生长来看,这个规格只能算是“小鱼”——成年三文鱼一般重4.4 ~ 10kg,平均体长60cm。目前已知最大的三文鱼重19公斤,全长112厘米。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4)

俄罗斯游钓者捕获的大马哈鱼俄罗斯渔民捕获的鲑鱼

苏里河渔民捕捞的三文鱼,与俄罗斯、日本等国渔船捕捞的个体相比,明显“缩水”。尤其是饶河四排江段捕捞的三文鱼,体重普遍很轻,老化趋势明显。根据往年数据,1996年乌苏里江三文鱼平均体重高达3.4kg,2018年三文鱼明显小于1996年。

危机中的大马哈鱼

大量证据表明: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2010年以来,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多个三文鱼产卵场捕捞的繁殖群体越来越小。

据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数据,1986年绥芬河大马哈鱼平均叉长70.2厘米,平均体重4.6公斤。雌鱼多在3、4龄,其中3龄鱼占72%。雄鱼中,大多数个体为2-4龄,3龄鱼占63%。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5)

但2012年至2017年绥芬河监测调查显示,雌鱼平均叉长降至64.7厘米,平均体重降至2.9公斤,而雄鱼平均叉长55.5厘米,平均体重1.8公斤。无论是雄鱼还是雌鱼,三龄鱼的比例都在下降,只有40%左右。

该所专家对此现象高度重视,有专家指出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三文鱼种类逐渐小型化,第二是洄游过程中大型三文鱼在黑龙江下游被过度捕捞,只有少数较小的鱼类能洄游到乌苏里江、绥芬河等产卵场。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6)

黑龙江流域三文鱼的老龄化、小型化和繁殖力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三文鱼的种群结构,即适龄繁殖种群将越来越少,自然产卵量将越来越捉襟见肘。虽然以东宁为代表的增殖放流站连续放流30多年,累计放流鱼苗1000多万尾,但仍然无法扭转三文鱼养殖种群的下降趋势——这或许意味着,增殖放流并不能解决三文鱼面临的所有危机。

要解决这一困境,还是要从“捕捞”源头入手

环顾世界,鲑鱼的主要渔场位于北太平洋,那里登记的总捕鱼量高达313,000吨,相当于9,100万条鲑鱼。在捕捞的三文鱼中,50%是日本渔船捕捞的,另外25%是俄罗斯和美国捕捞的。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7)

北太平洋北太平洋

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三文鱼渔业越来越强,产量可观且坚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三文鱼越来越少。50年代捕获量达到100万,80年代下降到50万到60万。2006年,只有6万条鲑鱼。整个渔业陷入深度衰退,一些物种(如驼背鲑)甚至在黑龙江消失。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8)

人工繁殖的大马哈鱼初孵仔鱼人工繁殖的鲑鱼的新孵化的幼体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9)

大马哈鱼鱼苗鲑鱼鱼苗

在捕捞端,俄罗斯渔民的捕捞对我国三文鱼的影响最大,尤其是黑龙江下游(阿穆尔河)和鄂霍次克海。三文鱼是一种移动资源。如果下游过度捕捞,上游就无鱼可捕。仅此而已。

俄罗斯坐收渔利,中国何时能赢得“入场券”?

北太平洋的“黄金渔场”,是日本、俄罗斯、美国等渔业大国的重点经营地。因为渔获量巨大,这些捕鱼国每年都大规模放流鱼苗,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虽然也是三文鱼来源国,但并不享有北太平洋的捕捞权。三文鱼更像是俄罗斯、日本等国圈养的“私人水产品”。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10)

日本、俄罗斯等国之所以能享受到大部分“蛋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鱼苗的投放。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鱼类年均排放量近50亿条。即使按2%的复捕率计算,每年也能稳定收获近1亿条三文鱼。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11)

抚远地区捕获的大马哈鱼越来越少抚远地区的三文鱼捕捞量越来越少。

然而,从1987年到2007年的20年间,中国富源增殖站的放鱼总量仅为860万尾,而东宁站的累计放鱼量为823万尾。整体来看,我国每年的鱼苗投放率远不及其他国家,鱼苗生产能力不占优势。

乌苏里江鱼(乌苏里江最大的鱼)插图(12)

中国各站工作人员为保护三文鱼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放生的鱼苗到达北太平洋后,注定与中国渔民无缘,大部分都进了俄罗斯渔民的腰包。近年来,黑龙江日报曾报道绥芬河等站增殖放流获得了我国公海(北太平洋)捕捞三文鱼的“入场券”,但这一消息的可靠性仍存疑。

要挽救目前的趋势,还是要加大放水的力度,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国内能抓到的家长数量不足;二是很多站点的专项投放资金不足,人才紧缺,投放量难以实现突破。

黑龙江的三文鱼有什么好的保护建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鲑鱼# #我想成为头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20619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