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来源:【中国教师报】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为了给学生带来更真实的体验和直观的感受,娄山中学化学教师张玉贞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在网络教学中,张玉贞进一步利用

来源:【中国教师报】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为了给学生带来更真实的体验和直观的感受,娄山中学化学教师张玉贞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在网络教学中,张玉贞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进行“无试剂”模拟实验。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张玉贞将他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产生了和谐有趣的“化学反应”。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插图张玉贞娄山中学化学教师,其创新实验作品和教学案例在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她热爱教学,乐于创新。在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她以长宁数字化基地为依托,积极探索网络互动教学平台、DIS数字化实验系统、语音作业平台等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老师,这个仪器太小了。我看不清你的演示。”一个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说。上海市娄山中学化学教师张玉贞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问题: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和直观的感受,才能培养他们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很多实验仪器太精致,老师演示实验步骤的时候只有前排的同学能看清楚。这个问题困扰了张玉贞很长时间。后来,她开始寻求信息技术的帮助,将演示步骤录制成视频,分享给学生。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并不是真正先进的技术,但它拓宽了我的思维和视角。面向未来的教师不应停止思考,而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现在的张玉贞,说起学习信息技术,熟练使用网络、视频、电子白板、小程序等各种工具,已经成了学校里的“技术达人”。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插图(1)从电子白板到数字实验

2017年,张玉贞第一次接触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个刚工作一年的新老师,这块白板让她眼前一亮:“功能很强大,集成了电脑、电视、投影、音频等多种功能。内置软件兼具备课和教学功能。”在随后的教学中,张玉贞开始探索电子白板的各种学科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放大镜、聚光灯、拉幕、隐藏、魔法运动等。,把传统的课堂师生问答变成了学生之间的“知识PK挑战”和“突破游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化学课离不开做实验,但是面对全班同学,老师很难实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每当有些实验出现意外或者失败,张玉贞都会很无奈,因为很可能她和学生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学生最后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传屏”小工具来改善这个问题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张玉贞找到了“答案”。她用电子白板记录了学生的实验过程,并同步到教室白板上。实验结束后,她可以通过视频追踪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如果他们实验后实在记不住具体的操作细节,我会启用视频播放功能,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张玉贞说。

随着电子白板的应用越来越熟练,张玉贞开始以其为载体,探索新的使用方法,进而与数字化实验系统、班级优化大师等平台互联融合。2018年,张玉贞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实验能力竞赛,课例是气压背后的故事。这是初三的化学复习课。张玉贞在组织实验时有所顾虑:在“探索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中,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锥形瓶后没有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无色的。学生能理解“两种物质的接触压力减小”吗?

“数字的大小变化是最直观的。如果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直接看到压力变化值,一定有助于理解实验。”带着这个想法,张玉贞尝试使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数字实验。数据直观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在打磨的过程中,张玉贞发现数字实验的系统操作界面对于初中生来说太复杂了——能不能给“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个实验设置一个小软件?带着这个有些大胆的想法,张玉贞联系了相关技术人员,在得到“可以试一试”的回复后,她用画图的方式告诉了技术人员她想要的界面、参数和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她共同完成了这个小软件的设计,终于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难点。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难点需要突破,尤其是在促进学生认知方面。数字实验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张玉贞对此深有感触。“在过去的教学中,每当提到‘碳燃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时,我都用‘一氧化碳报警器’作为辅助工具。”张玉贞告诉记者,“当警报响起时,一些学生露出惊恐的表情,一些学生惊恐地尖叫——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化学就等同于爆炸、毒药等负面词汇。“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认识,张玉贞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代替了报警器,设计了一个封闭、环保的三通道实验装置,让学生可以真实地“看到”身边的一氧化碳,帮助他们克服对化学品的过度恐惧,同时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和科学精神。

“信息技术虽然如此重要,但绝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甚至成为吸引眼球的噱头。”在张玉贞看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是相互融合的,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情境、整合资源、突破难点、获得反馈。至于“整合”的前提,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整体掌控。

网络教学新模式

从2020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让网络教学成为常态,曾经的教室搬到了“云端”,一根网线成为了教与学的纽带。很多老师一开始并不习惯网络教学,只是简单的将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复制”到屏幕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然而,张玉贞没有这种困惑。她之前对数字化实验的探索,使她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如鱼得水——开发交互工具、设计虚拟实验、录制“知识胶囊”、熟练使用问卷功能、搭建资源平台…张玉贞的“小伎俩”层出不穷。

更重要的是,在张玉贞进行在线教学时,通常会使用网络平台内置的答录机、答录机、小黑板、计时器和小组讨论等工具,与学生充分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有多个方案的开放式问题,张玉贞会要求学生在上课前5分钟在讨论区通过答录机和演讲来评价彼此的方案。学生每次发言都会获得一个“小奖杯”,一定数量的“小奖杯”可以兑换奖品。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张玉贞还会使用表决器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节奏。“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虽然他们不能像以前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但他们仍然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张玉贞说。

网上教学不能用学校实验室,那怎么进行化学实验呢?这是一个严重且不可避免的问题。起初,张玉贞筛选整合了一些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但很快发现效果并不好——实验不能只用眼睛看,必须用手做。于是,张玉贞开始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并让学生在网上进行仿真实验。

每次课后,张玉贞都会安排一个“在线问答”环节,但她发现,小组问答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张玉贞利用电子白板的小工具“知识胶囊”来记录微课,然后通过后台监控统计一系列信息,包括观看视频的学生名单、播放次数、学习时长等。在“金属废液”专题知识的“胶囊资料”中,张玉贞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看过很多遍。她开始反思自己的微课——解题思路是否不够生动,语言表达是否不易理解,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是否确实存在认知困难?带着这些想法,张玉贞对微课内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教师和学生无法面对面回答和交流,这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加在线教学的互动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方式。”张玉贞告诉记者。

信息技术促进课堂变革。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变革?作为较早的“吃螃蟹者”,张玉贞一直在对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一次“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讲座中,很多同学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理论上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其实之前也有同学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张玉贞总是以“不需要考试”为由回避回答。但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她觉得“逃避”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有意忽视问题会挫伤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甚至影响他们批判精神的发展。在“回顾”自己的同时,张玉贞开始了深入的探索。

“我设计了W管实验,从定性的角度来检验学生的猜想,但是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能够证明产生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只好再次寻求数字实验的帮助。”张玉贞说道。经过反复设计、改进和完善,张玉贞成功地用数字实验定量验证了学生的猜想,并进一步探索出木炭和氧化铜不同比例的产物。最后,张玉贞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做了一个视频与同学们分享,并解答了他们的困惑。“从那以后,对于这个知识点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们的正确率都很高,我也从中受益匪浅。这就是教与学。”张玉贞笑着说道。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了减负、提质、增效,张玉贞探索出了一种新型作业——发音作业,并在化学复习阶段进行了实践探索。化学经常需要描述实验的步骤和现象,要表达的词语很多。传统的书面作业需要学生写很多字,“谈问题”的方式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于是,张玉贞利用微信“班级管家”的小程序进行发音问题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题作业。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长期习惯用纸笔练习,学生很难提问。张玉贞使用“知识胶囊”工具录制详细的话题分析视频,让学生在反复观看和理解后,逐渐用自己的语言完成话题。发音纠正不受时间和空的限制。学生们在“班级管家”上传自己的发音作业后,张玉贞会聆听发音并给出反馈,公开展示优秀的发音作业,有时还会随题目布置发音作业,形成完整的发音解题集。

随着发音的日常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普遍认为花在发音上的时间明显短于花在写作上的时间,比起写作业,他们更喜欢发音。“一开始只是想帮学生减负,没想到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真的是‘无心之过’。”带着这份惊喜,张玉贞继续深入研究发音作业的实施方法,并将自己的体会总结成一篇教学论文《减负背景下初中化学复习新“发音作业”的应用探索》。

从最简单的视频录制剪辑,到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再到信息技术的研究分析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张玉贞不断前进,不断成长。她曾感慨:“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时需要打破常规,化学教学需要以实验、证据、数据为基础。但只要不停止前进,浪漫的创新思维是可以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有机融合的。”的确,张玉贞在教学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她曾经去五金店、玻璃店等地方寻找灵感和方法,为了拍好实验视频自学各种剪辑软件,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彻夜未眠…但正是这样,张玉贞的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也促使她从过去的经验判断走向实证研究。

“每一次创新和改进都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我认为,打败我的从来不是一次艰难的失败,而是停止思考。”张玉贞坚定地说。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分析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插图(2)—别人眼中的ta—

创新型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

冯青

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新时代的教师正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通过各种现代媒体获取信息,丰富思维,促进学习,也丰富了教学形式。上海市娄山中学化学教师张玉贞就是这样一位信息技术教学专家。

张玉贞经常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前沿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化学课堂。凭借敏锐的嗅觉和不懈的探索,她始终将信息技术作为撬动课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作为一线教师,张玉贞通过信息技术不断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方式,在“探索—研究—反思”的循环中成长。她始终将信息技术贯彻于备课、听课、反馈的全过程,以此促进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成熟与变革。

2020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举办了以“数字化创新实验引领化学活力课堂”为主题的初中化学教研活动,张玉贞带着开放的教学研讨课。在整个课堂上,她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突出化学的元素,通过学生最熟悉的木炭来创设情境,通过考古材料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的道理。她还通过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无定形碳、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模型,感受从宏观鉴别到微观分析的全过程。

在“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张玉贞要求学生探究反应物不同量与不同产物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证据推理的意识。针对活性炭吸附的验证,张玉贞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实验,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设计的多样性,又能引导学生设计创新性实验。

张玉贞应用信息技术,尤其是数字化实验的最大特点就是尽可能基于经验证据、实验事实和学生的实践经验,这其实也是化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导向。张玉贞注重基于经验证据的理论推理,通过数据将抽象的实验现象具体化。当然,她不仅仅是以数据为导向,还会仔细考虑数据背后的原因,可见她对教学和研究的务实和严谨态度。

其实化学实验的提高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善于做一个基于生活经验的有心人。张玉贞正是这种心甘情愿的心,她会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想运用到化学教学中去。

它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创新人才。从张玉贞的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的创新型教师应该是什么样子。

(作者单位为上海长宁区教育学院)

来源|中国教师报2022年9月14日第8版

作者|本报记者金瑞

编辑|白色

业务合作请致电010-82296824(梁先生)

00-82296739(康先生)

2022年中小学生暑期劳动各年级一览表

中小学必背古诗345首(2022版)

阅读的力量

年轻教师和资深教师的差距在哪里?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992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