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步流星(星罗棋布)

【草原牧区游青海第⑥章】光明日报记者万马甲王文静崔兴义从西宁出发,向西驱车9小时,翻越10余座大山,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县出现在我们面前。玛多,藏语意为“黄河之源

【草原牧区游青海第⑥章】

光明日报记者万马甲王文静崔兴义

从西宁出发,向西驱车9小时,翻越10余座大山,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县出现在我们面前。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之源”。80年代,由于长期过度放牧,玛多草原开始退化,气候变坏。

为了恢复退化的草地,玛多县禁止放牧。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牧民放下鞭子,从草原使用者变成了生态守护者。

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记者走进一户人家——

还没进门,就听到房间里传来悠扬的歌声。主人正在摆弄家里新添的音响。他一见记者,马上招呼大家进来,倒上热腾腾的酥油茶。浓浓的奶香味中,主人讲述放牧后的故事。

业主同德,44岁,是玛多县马查里镇嘎旦村的生态管理员。“经理月薪1800元,加上草原放牧奖金,年收入能有4万元。”同德的笑容有些羞涩。”这套音响是我用当经理的工资买的.”

“管理者是做什么的?”

从同德柜中取出生态管理师上岗证,戴上印有“生态管理师”的袖标,穿上荧光绿色生态管理师马甲。“快到巡逻时间了,我带你逛逛!”

开车半小时后,一个湖泊映入眼帘。她有一个浪漫的名字——“星海”,也是同德日常巡逻的地方。

记者在“星海”岸边体验了一把生态管理者的日常工作。

在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高原上行走并不容易。不到十分钟,我的呼吸变得急促。我看到我和同德大步向前,捡垃圾,介绍这里的山山水水。

“我的工作是保护、清理和记录三件事:保护草山、湖泊和动物,清理垃圾和污染物,记录和观察生态资源。如果看到野生动物受伤,就应该去救助。”同德指着自己戴在手臂上的臂章。“除了巡山巡湖,平日里,我还想向游客宣传生态保护的理念,科普三江的重要作用。”

“你看,‘星海’太美了!看到她的人都会保护她!”同德说着,蹲下来用手抚摸着湖水。“在我负责的这个区域,垃圾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好。”

目前,玛多县像同德这样主动保护生态环境、跋山涉水保护家园的生态管理者有3000多人,成为当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

告别同德后,记者继续向黄河源头深处行进,一路山峦起伏,湖泊湿地星罗棋布,野生动物频闪…

《光明日报》(2022年10月13日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769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