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图(中国南北分界线图片)

我们从小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简单的介绍,那就是我们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并逐渐向四周扩张,最终形成

我们从小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简单的介绍,那就是我们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并逐渐向四周扩张,最终形成了封建农耕王朝的基本盘。

其实基本板块的大致范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基本确定了-400mm降水线以内的区域。对于古代农耕社会来说,这条线是保证农业生产用水的最低要求,否则农作物就难以生存。

这条降水线控制着东亚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理单元,为中华文明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但是这个地理单元内部的地形并不平坦,使得水热条件分布不均,导致气候差异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图(中国南北分界线图片)插图

一般来说,在400毫米降水线以内,有南北两个气候系统。他们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线为基准,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站在分割线上,放眼南北,你会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习俗,而这一切差异的基础就是他们不同的气候。在几千年的人与自然共存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习俗。

当然,根本原因是横跨中国大地的秦岭山脉阻止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气继续北上。正是由于两者气候的差异,交界处的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从北方到南方,如果不能控制好交界处作为过渡,如果贸然南下,士兵无法适应,战斗力无法充分发挥,甚至还会受到南方气候的影响,最终战败撤退。南方也是一样,只要控制住地区,南方地区就可以得到庇护。

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图(中国南北分界线图片)插图(1)

对于天下的统一是如此,对于游牧民族的入侵更是如此。

我们知道,在农耕时代,封建王朝一般很难长期稳定控制400mm降水线以外的地区。因此,中国祖先沿着降水线所在的北部山区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作为居住在该地区以外的游牧部落的防御。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各个朝代都能够依靠自然灾害和防御工事赢得先机,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入侵。但总有例外,比如王朝内部动荡或者上进者主动打开门户。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道防线已经无法保护中原王朝了。

由于长城后面是广阔的华北平原,面对游牧部落骑兵的冲击,无险可守,很快就会失陷。至此,淮河的地位凸显。这个地区有南方的气候特征。这里潮湿多雨,河流纵横交错。只要防守得当,完全可以抵御骑兵的进攻。

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图(中国南北分界线图片)插图(2)

即使难以坚持,也能为后续完善防御措施提供充足的时间。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乏南北对峙的时代。此时秦岭淮河一线的争夺,决定了天下的归属。

所以这个地区不仅仅是一条地理分界线,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条非常重要的历史脉络。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欢迎点赞、评论和转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524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