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很慢(oppo手机充电慢)

#头条明星八月榜#至于安卓手机这几年最大的升级点,除了屏幕刷新率和摄像头的像素之外,那一定是飙升的充电率了。从早期的18W到前几年的65W,再到今天的100W以

#头条明星八月榜#

至于安卓手机这几年最大的升级点,除了屏幕刷新率和摄像头的像素之外,那一定是飙升的充电率了。从早期的18W到前几年的65W,再到今天的100W以上的大功率快充。短短几年时间,我们把充电时间缩短到十几分钟,让手机彻底充电,等很久才说再见。

然而,飙升的充电率也带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因为公共充电系统的缺点,目前国内厂商的快充协议普遍采用私有,导致一部支持快充的手机,往往需要原装充电套件才能达到宣传的充电功率。在之前雷科技进行的充电评测中,某品牌手机在使用第三方充电头时功率甚至低至5W,充电效率大打折扣。

手机充电很慢(oppo手机充电慢)插图

(来源:电信终端行业协会)

然而现在,独立头部制造商的时代终于要改变了。近日,据国内媒体报道,由中国信通院、华为、OPPO、vivo、小米牵头,携手硅科、瑞芯微、李惠科技、安宝电子等多家终端、芯片企业和产业伙伴共同努力的新一代融合快充协议——UFCS融合快充协议将正式启动。

据官方介绍,UFCS融合快充协议旨在制定移动终端融合快充标准,为终端用户创造快速、安全、兼容的充电环境。问题来了。融合快充协议的发起,真的能解决私有快充泛滥,兼容通用协议功耗普遍较低的问题吗?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融合快充的来龙去脉

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推动充电接口和技术的整合和统一。今年6月7日,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协议,将USB-Type C接口指定为欧洲通用充电接口。同时,协议还关注了快充速度的问题,表示对于支持快充的设备,应允许消费者使用兼容的充电器,可以以相同的速度为设备充电。

至于中国,据工信部工作人员介绍,早在2016年,中国就制定了手机充电接口和技术指标的统一国家标准。前段时间,电信终端行业协会也相继发布了由多家手机公司联合制定的《移动终端融合快充技术规范》和《移动终端融合快充测试方法》,为后续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手机充电很慢(oppo手机充电慢)插图(1)

(来源: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官网)

所谓的“团体标准”虽然是标准领域中水平比较低的标准,但对于企业来说只是需要参考,并没有强制执行的能力。但这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出台,确实让智能终端的快充体系统一起来,“有章可循”,让不同品牌、不同厂商的适配器和终端更容易实现高效快充和相互融合。

那么,在技术标准的指导下,一体化快充目前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据微博博主@数字聊天站透露,即将推出的UFCS融合快充协议的通用最大功率可达40W。根据横向对比,我们可以计算出,使用fusion快充,4500mAh电池充满电需要50-60分钟。虽然与市场上已经广泛使用的65W快充还有一定差距,但这是提高快充兼容性的第一步。

手机充电很慢(oppo手机充电慢)插图(2)

(来源:数字聊天站)

从实际情况来看,厂商对推动统一收费标准表现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现在市面上很多中高端手机使用的电荷泵快充芯片都在今年上半年加入了UFCS融合快充标准协议的兼容,四家头部厂商稍后也会推出多款支持融合快充协议的充电器/移动电源。

但在具体机型方面,目前首批获得UFCS认证的手机只有以下四款:已经上市的iQOO 10 Pro和Mate Xs 2,以及目前未上市的OPPO Reno9和红米代号K11R。其中只有iQOO 10 Pro通过系统更新正式支持融合快充协议。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模特加入。

手机充电很慢(oppo手机充电慢)插图(3)

(来源:iQOO 44W支持融合快充的移动电源)

最后,根据《移动终端融合快充技术规范》,为了实现融合快充,快充系统中的充电设备(智能手机)、供电设备(充电头/移动电源)、连接线缆及其交互系统都需要满足《融合快充技术规范》,并没有大多数网友想象的那么简单。

私有协议是罪魁祸首

现在看来,“落地”其实只是融合快充的第一步,真正统一快充协议还有很多困难。

以通用快充协议为例。融合快充并不是市场上第一个通用的快充协议。在此之前,组织/制造商包括USB-IF、高通、联发科等。相继推出了USB-PD,QC,PE,这些都是通用的快充协议。但是国内厂商并不愿意采用这些快充协议,而是选择开发自己的私有协议,留下了高达18W和22.5W的通用快充支持。

手机充电很慢(oppo手机充电慢)插图(4)

(来源:USB-IF)

为什么会这样?个人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早些年USB-PD等通用快充协议普遍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的充电方案,需要手机自身进行改造。因此,手机在充电时会产生明显的热量,而且功率越高,热量越大,所以只适用于散热性能较好的设备。

当通用协议无法满足需求时,手机厂商纷纷走上了自研快充之路。通过厂商开发的私有快充协议和电池管理芯片的转化能力,国产手机厂商迅速进入动态调整阶段,不仅显著降低了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增加了快充功率。作为普通消费者,我肯定会倾向于选择体验更好的原装充电器。

其次,是“生意”的原因。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业务授权也是一个比较少见的业务,类似于苹果的MFi认证。任何第三方配件厂商如果想生产支持特定快充协议的配件产品,都必须向厂商支付一定的专利授权费。当用户数量足够大的时候,就会成为长期的收入。

手机充电很慢(oppo手机充电慢)插图(5)

(来源:vivo商城)

正因如此,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这个融合快充标准是否会再次实施,或者顺利实施,恐怕还得打上一个问号。毕竟这是用户体验和厂商利益最大化的博弈。

个人认为,“求同存异”的原则可能会成为快充标准普及的突破口。换句话说,手机厂商可以继续开发私有快充,但通用快充标准的性能和兼容性必须提高,在适配器、数据线等配件上要进行技术同步。目前最大40W快充和五个周边配件并不出彩,但却是坚实的第一步。

无论如何,快充标准的整合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几家厂商能打破固有的技术思维定势,远离无意义的内卷化竞争,适应产业生态的长远发展需求。也许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手机上体验到同样的快充技术,并且彼此兼容良好,彻底摆脱私有充电协议的束缚。

现在,让我们期待“一个充电头走向世界”的局面早日到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8243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