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人有哪些(现代诗歌有哪些)

本报记者肖旭1月3日,诗人、诗歌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郑敏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102岁。作为“九叶诗派”的最后一片叶子,郑敏通过百年的生命淬炼

本报记者肖旭

1月3日,诗人、诗歌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郑敏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102岁。

作为“九叶诗派”的最后一片叶子,郑敏通过百年的生命淬炼和持续而深刻的写作,成长为中国诗歌的常青树。“无论作为一个活跃而特立独行的女诗人、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者、现代英美诗歌翻译家,还是作为一个历经百年沧桑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郑敏的写作历程、个人生活经历和创作成就,都成为这个动荡不安的20世纪的生动见证。”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柳岩曾评论道。

纪念|“九叶”最后一叶:“寂寞”诗人郑敏郑敏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微博

西南联大诗人中的明星。

郑敏于1920年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闽侯。他姓王。我的祖父,王运喜,是福州著名的诗人。他的生父在法国和比利时留学,专攻数学,生母上私立学校,喜欢诗歌。郑敏在家族中继承了文学的一脉。

一岁半时,郑敏得了脑膜炎,差点死去。后来,他的弟弟,在法国期间被生父收养,改姓郑。郑黎明是一名工程师,后来加入了联盟。用他那个时代最开明的思想教育郑敏,总是鼓励她以平等的自尊与他讨论问题。因此,郑敏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很少封建,他成长为一个重视独立思考的人。

1939年,郑敏考入西南联大哲学系,开始接触闻一多、徐志摩、卞、废名等人的新诗。二年级时,他被分到冯至的德语班,迷上了冯至的诗。下课后,郑敏总是去冯志的家里坐坐,听听冯志和妻子的谈话,并和卞等客人聊天。对她来说,冯的家庭就像一个图书馆,一个智慧的展厅。如果她不说话,她只是吸收。

一年后,在一次德语课上,把他的诗集递给冯·并向他征求意见。冯至曰:“有诗在其中,可记之,乃孤道也。”“听了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就是在那一刻,我和诗歌的不解之缘就注定了。”郑敏曾回忆道。

1942年,郑敏在昆明当地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组作品。次年,她从西南联大毕业,在冯至的推荐下,在《明日文艺》上发表了9篇作品,其中包括她后来改名为《金稻束》的代表作。

“(郑敏的诗)能让人看到丰富的人生中积累的智慧,这是世界上很普遍的现象,它在她的笔下翻出了明暗,揭示了内幕。”1948年,陈在《诗歌创作》上发表了《真诚的声音——论、穆旦、杜》,其中对的诗歌进行了评论。袁可嘉在《新世代诗歌》一文中说:“她诗中的力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重量级拳击手所代表的力量,而是来自于潜游。明澈流水之柔,使人心折。”此后,与、穆旦、杜并称为“西南联大诗人中的三颗星”。

1948年冬,郑敏去布朗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这期间,她的第一本诗集《诗集1942-1947》由巴金亲自编辑出版。这本书是郑敏早期诗歌的合集,注重场景和气氛的渲染,节奏感很强,哲学思想的引入,使整部合集颇具现代感和穿透力。可以说,郑敏诗歌的艺术起点很高。但随着回国后一系列历史变故,她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创作。

纪念|“九叶”最后一叶:“寂寞”诗人郑敏20世纪80年代初,九叶部分诗人合影,从左至右:陈、杜、曹心之、、袁可嘉、唐琦。

以“九叶诗派”的名义再次出发

1956年,郑敏回到中国,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习英国文学,并于1960年调到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授。

她一踏上祖国的土地,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历史的狂风和时代的暴雨。首先,郑敏站在外面,平静而真诚地看着这一切。然后,不可避免地,我受到了考验,虽然我被摧毁了几次,但我安全地来了。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郑才重新获得了诗歌创作的机会。1979年的一天,曹心之邀请了郑敏等八位40年代的诗人到家里开会,讨论出版诗集的事。这次见面让郑敏非常兴奋,在车上写下了“诗,我又找到你了”。》。

诗集最终于198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定名为《九叶集——四十年代九人诗选》,收录了曹新之、辛笛、陈、、唐琦、唐飞、杜、穆旦、袁可嘉等,由此也产生了“九叶诗派”和“九叶诗派”。

然而,郑敏后来多次表示,他不同意“九叶诗派”是一个文学流派的观点。在她的理解里,就是几个知识分子随便聚聚。大家有共同的文学背景,对现代派诗歌有共同的感情,没有抽象系统的想法和理论,私下也很少接触。

然而,文学史有时与作家的初衷或想法不谋而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以诗派形式出现的诗群,“九叶诗派”的内涵和边界可能早已超出了那次会议。

郑敏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九叶派”概括了二战后中国新诗的风气,反映了当时时代精神的特点。那种“希望与焦虑交织,痛苦与兴奋并存,人类逃脱了,但明天该是什么样子?”迷茫。在风格上,“九叶派”的诗歌语言走出了早期的口语白话,开始用文学语言承载他们复杂的现代思想感情。此外,“九叶派”让中国和世界走到了一起。它把西方的文化思想带进了中国,把艾略特、奥登、德国里尔克的诗,把后现代的气息带进了中国。它使中国新诗走出了早期雪莱式的浪漫主义阶段,在生活和观念上打破了旧的高雅。中国新诗放弃了闺阁情怀,《九叶集》是第一波。

例如,1980年2月,一些正在写“朦胧诗”的年轻诗人访问了郑敏。这些年轻人读了“九叶诗派”的诗,感到震惊,说:“我们要做的事,40年代的诗人早就做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郑敏陆续出版诗集,如《寻找一个集子》、《心的意象》、《清晨,我在雨中采花》、《郑敏与郑敏诗集:1979-1999》,每年都有新作在《人民文学》或《诗歌》杂志上发表。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思静认为,从踏入诗坛的那一天起,郑敏就表现出了与同时代诗人的不同。她的诗充满了哲学沉思和人文气质。她起初深受冯至的影响,后来从冯至那延伸到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华兹华斯、里尔克。在新时期,她得以接触到德里达等当代西方思潮,对中国诗歌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在她的百岁生日上,郑敏回忆了她生活的背景,说:“我总是可以完成一件事,然后立即在那里看到另一件事。”这种态度使她后来的诗歌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将哲学思维与形象、知性、感性融为一体,内涵丰富于民间。比如他晚年写的《诗人与死亡》和《最后的诞生》,就是这种诗学观念下的优秀作品。

诗人、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对本报表示,前后的作品既有区别,又有连续性和发展性,他更注重三者之间的关联。

“郑敏早期诗歌的一个重要关键词是‘孤独’,这是一种非常安静、平和、富有哲理的写作风格。80后延续了很久,是一种‘成熟的孤独’。”在张看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诗在延续中得到了深化,更加注重精神表达,“越写越好。我觉得她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作品是她最好的作品,《诗人与死亡》可以说是她作品的巅峰。”想想,她当时已经是70左右的老人了。"

纪念|“九叶”最后一叶:“寂寞”诗人郑敏郑敏图片来源:橙柿互动客户端

反思传统重建新诗

在不断探索个人诗歌创作的同时,郑敏一直在思考中国新诗的问题和未来,充满忧虑。上世纪90年代,她发表了一系列反思文章,包括《世纪末的回眸:中国语言的变化与中国新诗的创作》、《中国古典与现代诗歌》、《语言观念必须改变》等。她过分否定新文化运动中的传统和文言,被视为中国新诗发展先天不足的症结:新诗的语言深受“我手写,我口说”观念的影响,以至于新诗的修辞缺乏中国文学语言特有的意象美和深刻的境界内涵。

这些思想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郑敏也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之一。然而,回去恢复传统并不意味着回到老路上。郑敏在强调新诗要从经典中汲取养分的同时,也认为新诗不能脱离世界潮流。"我们既要了解西方传统,也要了解自己的传统."

“一方面,郑敏在反思五四文化激进主义;另一方面,她更关注中国新诗的重建。”张看到了对古典传统的呼唤与对外来文化资源的利用密不可分。

对于中国新诗的未来,郑敏认为,新诗迫切需要找到具有中国语言特色的当代诗歌艺术,建立自己的新诗诗学。只有这样,它才能与世界当代诗歌并驾齐驱。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诗歌表现出反崇高、反审美、反共产、反文化、反意义、反主题等,希望实现“先锋”。郑敏不同意“诗歌需要诗人真诚地揭示生活。真诚是诗人的第一美德,任何华而不实的发挥都是对诗歌的亵渎。”

”对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种种情况,郑敏可以说是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批评。在她看来,当时中国诗歌受商业主义和大众文化影响很大,误入歧途,所以提出了中立路线。”张认为这些批评过于激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合理的部分越来越突出,有些建设性的建议到今天仍然很有启发,特别值得反思。

纪念|“九叶”最后一叶:“寂寞”诗人郑敏生命终结后,示范意义永存。

年轻诗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瓜王子曾集中精力系统阅读和研究过包括在内的中国新诗早期诗人的作品。在他看来,无论作为诗歌作家还是学术研究者,郑敏都可以在两个方面启迪年轻人。

“我只知道她40年代的作品,看了全集,发现郑敏80年代以后写了那么多好的作品,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可以说是新颖的。之前我们可能有一个误区,认为很多早期新诗人年轻的时候写了很多好的作品,但是到了中年或者老年,很少不是没有新的作品,就是没有进步甚至退步。”瓜王子告诉报纸说,郑敏是罕见的“不同物种”之一,当他六七十岁时,他会有新的叶子。

在王自瓜看来,中国当代诗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是诗坛还是读者,都有过于求新的倾向,对“老诗人”的东西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但外国诗人,如奥登和艾略特,非常了解他们的传统。中国诗人往往过于‘当代’,他们无法或不愿设身处地去理解和欣赏新诗是如何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就郑敏而言,王子瓜认为她的许多作品仍然能给他带来新鲜的刺激,如充满生动表情的《新婚》和《最后一种》。此外,诗人对她当时所面临的现实生活的处理,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诗歌,仍然充满了典范意义。

不仅如此,张认为的意义还在于她“重塑了一个诗人的形象”。此前,中国诗人往往把人表现为一个先知、先知,或者是代言人、传道人。“郑敏从创作之初就一直保持着非常个性的形象,她是一个非常孤独的独行者。她不是在喧闹的闹市布道,也不是像预言家一样大声预言世界的未来。”

《诗刊》总编辑李在百岁寿辰时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对给予了高度评价。郑敏先生早年是新诗的积极探索者,他公开吸收各种资源。她给了百年新诗一记耳光,让人清醒,重新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郑敏先生代表了当代诗歌中理性和建设性的声音。现在看来,这样的力量才是最可持续、最有生命力的。

这种声音在海外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作为40年代和80年代的诗人,郑敏的诗歌在海外翻译和传播已经超过60年,从最初的零星翻译到各种文学史的积极评价,从默默无闻到教科书或选集的经典化。他的诗歌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和巩固,代表作品也逐渐被翻译成以英语为主的多语种(包括法语、日语、韩语、瑞典语等。).曾入选海外重要的中国现代诗集、中国女性诗集或中国文学作品选集,出版过英汉双语书籍和日语单行本。郑敏的名字出现在中国现代诗歌史和文学史的各种研究著作中,得到了应有的积极评价,他的诗歌地位得到提升。

2020年7月18日,郑敏百年诞辰,诗人、郑敏之女童威为她录制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她说自己100岁了。“可是每天,我都觉得自己没有走完!”

现在,她在人间的路已经走完了,但她的作品和思想还会继续给我们安慰和提醒,滋养中国新诗继续开新叶。

(本文引用了、深圳特区报、周南燕、北京日报、鲁、文艺报等的报道。,以及吴思敬的《论中国当代诗人》和刘燕的《郑敏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介绍和传播研究》。).)

编辑:梁佳图片编辑:申克

校对:张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808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