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类型(液晶面板最新消息)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目前,柔性屏幕这个词所指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具有柔性基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至于以前液晶面板上有软屏(VA面板)和硬屏(IPS面板)的问题,和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目前,柔性屏幕这个词所指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具有柔性基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至于以前液晶面板上有软屏(VA面板)和硬屏(IPS面板)的问题,和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不一样,因为冗余的软硬屏的区别体现在屏幕外层的材质上,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软硬体现在基板上。希望你不要搞混了。接下来,让我们进入。

液晶面板类型(液晶面板最新消息)插图

什么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屏?为什么柔性屏的显示质量更好?

最近发布的两款2000元价位机型——红米K50和振沃GT Neo3都配备了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直板屏,显示质量非常出色。相反,同家族的上一代产品,包括红米K40和振沃GT Neo2,都配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硬屏。

另外,如果你对手机行业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目前手机市场的中高端机型大部分都配备了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而中低端产品线多采用硬质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在显示质量上会有一定的差异。许多配备柔性屏幕的2000型号将采用“柔性屏幕& # 34;来做宣传,比如a 9R,realmeX7Pro,红米K50等。

那么什么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屏,什么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硬屏呢?它们是如何区分的?为什么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屏的显示质量更好?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将一劳永逸地为你解答。

如下图所示,这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主体结构,按顺序可分为玻璃/薄膜基板(上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层、偏光片和TFT玻璃或薄膜层(下基板)。(偏光镜的上方是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屏幕玻璃保护罩。)

决定柔性的关键因素是下基板的材料。传统的硬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早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大部分都是硬屏幕)使用导电玻璃作为基板的原材料。既然是玻璃,那肯定是硬的,没有任何延展性。随着技术的进步,下基板的材质也在进步。目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下基板是聚酰亚胺(PI),可以理解为软塑料。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可以随意弯曲。

Q1。为什么柔性屏的显示质量比硬屏好?

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来说,其显示质量主要取决于发光基板和衬底的材料。因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屏使用的PI材料可以做得很薄,所以其透过率明显高于玻璃基板,这也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屏看起来更通透的原因。什么是透明?简单来说就是色彩显示更清晰自然,对比度更高。

此外,由于柔性屏比硬屏定位更高,所以对于定位更高的柔性屏,面板厂商一般会采用更先进的TFT材料,即电极材料,不同的电极材料也会影响屏幕的显示质量。

比如现在已经广为人知并广泛应用于高端手机的LTPO就是其中之一(学名低温多晶氧化物)。其他的还包括阿思、HTPS等等。TFT本身是固定在基板上的,所以改变TFT的材料和工艺后,柔性屏尤其是同样发光基板的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显示质量要比同级别的硬屏好。当然,玻璃基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屏也可以使用更好的电极材料,但这与其商业定位不符,没有厂商会做这样的生意。

而且柔性屏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没有彩虹纹,可视角度更好(这是由基板的特性决定的)。如下图所示,这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硬屏和柔性屏(左边硬,右边软)的对比。

Q2。柔性屏除了显示质量还有什么优势?

除了更好的显示质量,柔性屏幕还有几个重要的优势。让我们逐一回答:

1.更轻更薄。

这个不需要解释。玻璃的厚度和重量自然比塑料大很多。目前柔性屏可以做到像纸一样薄,硬屏根本做不到。相比较而言,柔性屏对手机空占用的空间更少,可以把手机做得更轻更薄,或者把这部分的空空间让给其他部件。

2.可以弯曲,可以当曲面屏等。,并可采用COP封装技术控制黑边和下巴的宽度。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由于可塑性强,可以设计成任何风格。所以目前曲面屏和折叠屏的手机只能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屏。另外,柔性屏的手机因为可塑性强,在下巴控制上会更好,因为可以采用COP封装,在背面贴IC芯片,从而降低下巴的厚度。这就是iPhoneX的下颌控制如此成功的原因。不过硬屏只能用COG或者COF封装,因为它的背板不能弯曲。

3.内屏的抗冲击性更强。

也正是因为可塑性强,柔性屏的抗冲击性更强。一旦玻璃基板在硬屏受到外力冲击后破碎,基本没有恢复的余地,而柔性屏则没有。一般来说,柔性屏的内屏不容易损坏。

最后希望我能帮到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64479.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