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是什么意思(网络上大文豪是什么意思)

视频加载...新华社巴黎6月16日电1811年,9岁的维克多·雨果随母亲前往西班牙,与在拿破仑军队中服役的父亲团聚。当他在一家展览馆看到两个巨大而精致的中国花瓶

视频加载...

新华社巴黎6月16日电1811年,9岁的维克多·雨果随母亲前往西班牙,与在拿破仑军队中服役的父亲团聚。当他在一家展览馆看到两个巨大而精致的中国花瓶时,他被深深地触动了,并开始对陌生的中国产生无尽的遐想。

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记者走进位于巴黎孚日广场的雨果故居博物馆,爬上楼梯。在三楼大文豪雨果设计的“中国客厅”里,他看到里面摆满了中国瓷器、漆木家具、宫灯和装饰性的竹帘...客厅的陈设营造了华丽独特的中国文化氛围。

全球连线 | 走进巴黎孚日广场的“中国客厅”——大文豪雨果的中国情结6月14日,游客在法国巴黎雨果故居的“中国客厅”参观。新华社记者高敬摄

博物馆馆长热拉尔·奥迭内(Gé rard Odienne)在“中国客厅”接受记者采访。

1802年,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城市贝桑松,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831年,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出版并获得巨大成功。他于1832年在孚日广场租了一套280平方米的公寓,在那里住了16年。1851年,拿破仑三世政变后,雨果奋起反抗,被迫流亡。1902年,在雨果百年诞辰之际,巴黎市政府将这座位于孚日广场的公寓改造成了雨果故居博物馆。这座故居浓缩了雨果一生的传奇。在博物馆的三楼,根据雨果流亡英吉利海峡根西岛时为女友朱丽叶·德鲁埃(Juliet Derouet)设计布置的客厅,复原展示了这个“中国客厅”。

全球连线 | 走进巴黎孚日广场的“中国客厅”——大文豪雨果的中国情结6月8日,雨果故居博物馆馆长热拉尔·奥迪内在巴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孙新静摄

奥迪内告诉记者,他做了11年的博物馆馆长,在这个客厅里游荡,他经常会想到一个所有初来乍到的游客都会有的问题:为什么从未去过中国的雨果如此热爱中国文化?

他告诉记者,有太多的故事需要解释。比如雨果的二女儿阿黛尔在回忆录中记录了父亲9岁时第一次接触中国瓷器的经历。例如,当雨果1843年到西班牙旅行时,他给长女丁写信,说他惊喜地发现西班牙有许多中国瓷器。

奥迪尼特说,“中国客厅”的装饰体现了雨果和德鲁埃对中国文化的共同热爱和欣赏。雨果在巴黎和被流放到根西岛期间一直收集中国艺术品。然后,他用“中国元素”装饰了德鲁埃的房间。房间里的木刻和漆器上的图案都是雨果自己画的,还请了根西岛的一个木匠来雕刻。雨果从中国家具、瓷器人物、花鸟中获得灵感,并用中国艺术的笔触重新创作。他沉浸在一种中国画家的感觉中奥迪网说。

奥迪内认为,自18世纪以来,中国的手工艺品和瓷器就在欧洲流行,中国文化与西方的差异令欧洲人着迷。具体来说,就是瓷器、漆木家具、丝绸等。作为文化的载体进入了欧洲。中国文化表达事物和人的艺术方式与欧洲人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于雨果来说,中国文化无疑是他梦想中的元素:它的独特,它的不同寻常,它的美丽,以及它能够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心。雨果试图找到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奥迪内说,在自己的画作中,雨果经常试图像中国画家一样用墨水作画,要知道当时中国水墨画在欧洲很少传播。

全球连线 | 走进巴黎孚日广场的“中国客厅”——大文豪雨果的中国情结这是6月14日在法国巴黎雨果故居拍摄的《中国客厅》中的瓷器。新华社记者高敬摄

奥迪网表示,中国读者知道雨果是因为他的作品《圣母院》、《悲惨世界》、《93》等。以及他写给巴特勒船长的那封著名的信。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掠夺圆明园珍贵之物并放火焚烧后,雨果在1861年给一位炫耀战功的法国上尉写了一封信,愤怒地痛斥英法联军的暴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腊有帕台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说,大家都没见过,但大家都梦想过。这是某种令人震惊的不为人知的杰作,在无名的晨光中隐约可见,就像欧洲文明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全球连线 | 走进巴黎孚日广场的“中国客厅”——大文豪雨果的中国情结6月14日,一名游客在法国巴黎参观雨果故居。新华社记者高敬摄

谈及对未来的期待,奥迪网表示,雨果故居博物馆近年来多次与中国合作,在广州和上海举办了关于雨果的展览。“中国客厅”中一些珍贵的装饰面板作为展览的一部分来到了中国。他说,在疫情爆发前,该博物馆每年接待的外国游客是中国最多的。他希望疫情结束后,继续与中国合作展览,促进法中两国对雨果的研究与交流。

Audinet带我们看了客厅里著名的木板烙画《杂技男孩》:Hugo画了一个在椅子上保持平衡的中国杂技男孩。灯光投射出来的男孩的腿和椅子的影子刚好构成了维克多·雨果名字的首字母V和H。这个画面不禁让人想起200多年前那个面对中国瓷器的9岁男孩心中的涟漪。

策划:袁

监制:薛颖

统筹:齐子健、颜赞彦

文字记者:唐吉

视频记者:孙心静

剪辑:马骁

编辑:刁泽杨朝伦丁韩

新华社国际部出品

新华社国际传播整合平台出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21731.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