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

导语:从西周开始,我国历史上就出现了无神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风、雨和星星是自然现象。到春秋末期,荀子的《天论》汇集了数百位专家,为中国的无神论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

导语:从西周开始,我国历史上就出现了无神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风、雨和星星是自然现象。到春秋末期,荀子的《天论》汇集了数百位专家,为中国的无神论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东汉王充在前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终于创立了中国无神论史上的巨著《论衡》。在东汉这样的封建时期,提出如此大胆的理论,无疑会遭到皇权的打压,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完成这本书呢?

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插图

王充的无神论著作《论衡》王充的无神论著作《论衡》

文本:

《论衡》成书于中国东汉,作者是著名的无神论支持者、坚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可以说,王充和他的《论衡》对中国无神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站在巨人肩膀上:精研荀子“天道论”后,王充形成自己的无神论体系。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最广为人知的是提出了天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自然创造的,而不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他否定了先秦以来的神秘主义思想,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以研究的,只是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得出结论。对于那些把所有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归结于自然神论的人,他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懒惰思想。

东汉时期,王充很欣赏荀子的天论,他吸收了荀子“天为自然”、“天为恒”的思想。王充生活的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是主流,但他敢于追求真理,勇敢地与当时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坚定支持者董仲舒进行了争论。在激烈的辩论中,王充以高超的辩论技巧和扎实的事实论据,有力地批判了先秦以来儒家思想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

因此,王充在荀子“天论”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无神论体系。之后反抗皇权压制,创作了《论衡》这样的杰作。

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插图(1)

荀子画像荀子画像

二、过程如此艰难:东汉时期,提出无神论是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制度的挑战。王冲从小就喜欢看书,有个好习惯,就是把自己认为有道理的知识点看完就抄下来做笔记,过一段时间再通过看笔记巩固知识。所以成年后,王充的才华逐渐显现,在北京求学的过程中也结交了不少文人朋友,其中班固、杨忠等人比较有名。

王充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与他到处与人争论鬼神是否存在有很大关系。东汉时期,人们对科学知之甚少,无法理解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所以这个时候“鬼神论”被广泛使用,所有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被收集在鬼神论里。如风、雷、雨,还有雷公、电母、雨神等神在天上施法。

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插图(2)

善于思考的王充善于思考的王充

但王充是一个熟悉书籍的人,掌握了一些自然的知识,所以他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认为那些现象就像山川的起伏和大海的起伏一样,只是自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的这番话传到了当时的东汉皇室,皇帝很不高兴。因为在封建社会,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利是通过“皇权人才”这种神话般的思想来确立的。皇帝自称“天子”,是神的儿子。然而,人们王力可崇甚至否认上帝,这间接挑战了皇帝的最高皇权。皇室怎么会同意呢?

所以王充屡遭皇室打压。好在当时的几个东汉皇帝比较开明,没有直接惩罚他。虽然派了很多谋士去和王充辩论,但最后都被王充高超的辩论才能和扎实的论据说服了,有些说客甚至转而相信了他。

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插图(3)

象征东汉皇权的都城-洛阳洛阳,象征东汉皇权的都城

第三,不是大团圆结局:《论衡》出版了,但是被皇室查禁了,当时没有广为流传。所以《论衡》写出来之后,几乎没有得到什么传播。第一,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大部分人都信奉“有神论”,无法理解王充所倡导的“无神论”,认为他是个妖人。他写的书里的知识只能是一些旁门左道,不可信。

再加上当时王充的《论衡》提出了“无神论”,对东汉皇室的“帝王之才”造成了冲击,所以遭到了政府的强烈打压。虽然没有焚书坑儒这种悲剧,但大多数人都不敢购买流通,只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私下交流。

至于王充的《论衡》,出版后,世人的反应,用《四库全书总目》的话说,是:

“进攻者众多,但好的也是层出不穷。”

所以王充在世的时候,他的代表作没有广为流传,是一个遗憾。

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插图(4)

王充所著《论衡》王充的《论衡》

四、名著会鉴赏:东汉末年,大文豪蔡邕极力推荐,才流传开来。直到东汉末年,大文豪蔡邕(才女蔡文姬的父亲)偶然看到王充的《无神论》巨著。看完之后,他很佩服王充。再加上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皇家威严大减,于是公开大力推崇此书。

由于蔡邕学识渊博,又在朝中为官,他的推荐使《论衡》一书广为流传。很多知识分子看了这本书后,把最初对“无神论”思想的反对变成了半信半疑。最终支持者众多,这些支持者传播了这一思想,为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王充的《论衡》是一部不容忽视的无神论代表作。在中国反对封建鬼神的历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插图(5)

蔡邕画像蔡邕肖像

五、坚持《论衡》理由:不忍心看着人民因封建迷信鬼神而深受其害。东汉王充生活的时代,人们对封建迷信和鬼神深信不疑,所以当时是巫师方士当道。其实纵观汉朝,也是如此。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巫咒”。因为鬼神的存在,就连皇族也无缘无故失去了很多生命。

诗满书卷气的皇室尚且如此,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东汉民间更是信鬼神。当时王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到处传教,告诉大家不要相信鬼神。人的肉体死了,灵魂就消失了,所以没有鬼神。

关于这一点,他在《论权衡——论死亡》中有如下描述和解释:

“体腐精气散”

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插图(6)

在统治者眼里,王充就是一个刺头一般的存在在统治者眼里,王充是个刺头。

当时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虽然明知鬼神不存在,但为了巩固自己的阶级地位,仍然宣扬鬼神论,目的是强调自己的地位牢不可破,是神灵赐予的,违背自己就会吃亏,也就是神灵的意志。所以在官场上,这些人极力打压、排挤王充,使他仕途不顺。

有一次,王充所在的郡需要一个小官吏来记录他的功绩。经过朋友的推荐,他终于当上了唱片官,这帮助他衣食无忧。

当时他们郡县大旱不断,百姓得不到什么庄稼,只能靠政府救灾,但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王充去农田查看情况。当我来到一片农田时,发现有一个村庄,人们在官员的带领下正在供奉神灵空。他很困惑。经过了解,原来是百姓认为这里缺雨得罪了雨神,想通过求雨的方式得到雨神的原谅。

论衡的作者(《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插图(7)

当地百姓想通过祭拜神灵,求得雨水当地人想祭拜求雨之神。

这件事对王充影响很大,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写一本关于“无神论”的书,告诉人们鬼神不存在,那些都是自然现象。

六、《论衡》一书,有着时代的超前先进性,也有着历史的局限性:

东汉王充的《论衡》一书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封建王朝时期,他提倡“无神论”,是一个勇敢的思想斗士。其代表作《论衡》继承了荀子的“天论”,开启了汉代以后无神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积极意义,尤其是对“君权神授”思想的反对更是不可多得。即使是现在,它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当然,由于他生活在封建王朝,从小受到封建思想的教育,他的《论衡》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此外,在他那个时代,他的科学技术知识很少,他没能在书中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这本书在一定意义上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中国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研究史上不可忽视的杰作。

总结:

东汉时期,掌握并信奉“无神论”的人并不多见,更难得的是王充不顾皇权的压制,敢于分享自己的“无神论”知识,并通过撰写《论衡》这样的巨著,用自己的语言教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为了帮助封建时代饱受鬼神之苦的人们,这位思想斗士用自己的笔引导人们走向认识自然的正确道路。《论衡》这本书就像“鬼神论”盛行的封建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通向真理的前路。

备注:

我是头条【醉看海】。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

本文中的参考文献:

1《四库全书》

2“总的来说”

正文:头条“醉看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535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