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爸爸怎么样称呼(辈分表)

原作者|郑子宁徐跃东摘编中文版,作者郑子宁,后浪九州出版社,2021年1月。一个常见的说法是,“妈妈”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都是妈妈,因为这是人类婴儿能发出的第一

原作者|郑子宁

徐跃东摘编

爷爷的爸爸怎么样称呼(辈分表)插图中文版,作者郑子宁,后浪九州出版社,2021年1月。

一个常见的说法是,“妈妈”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都是妈妈,因为这是人类婴儿能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当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发出马的声音时,他最亲近的人,那位欣喜若狂的母亲,兴奋地用这个声音称呼自己为婴儿。久而久之,代代相传,全世界的人类语言都以马为“母亲”的称谓。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普通话里的“妈妈”就不用多说了。虽然mother是用英语写的,但在口语中也是mum。

遗憾的是,这种说法至少在中国不成立。

看过清宫剧的人都会对皇子称呼皇帝的方式印象深刻——“皇阿玛”,这是作家背离现实的经典案例。在清代满文文字记载中,凡父、父皆称汉阿玛,即“哈纳玛”,若用中文书写,则为“皇甫”或“皇考”。“皇阿玛”不是绝对的,或者至少是罕见的。这里的Ama指的是父亲,显然ma不能指母亲。满语中关于马的说法有三种:恩尼耶、易美、阿佳。第一个是最常见的,就是清宫戏里常见的“恩娘”。今天,在一些长期不说满语的东北满族家庭中,他们称父母为“马”、“讷”——这与全世界都称母亲为马的传说不同。

从出生到死亡,人们与亲属的互动最多。因此,亲属称谓往往是一种语言中最稳定的词语。即使是通用语改变后,家庭中也经常使用原来的亲属称谓,就像东北的一些满族家庭一样。但与此同时,亲属称谓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替换。比如,很多地方的传统称呼“爸爸”很快就被“爸爸”取代,因为在当代听起来很土。

如果时光倒流1000多年,情况可能正好相反。比较土气的“爸爸”会逐渐被大众化的“爸爸”取代。

古代的“爸爸妈妈”

从古至今,父亲一直用中国书面语写“父亲”。在今天的普通话乃至大部分汉语方言中,“父”的发音都是福,但在古代,“父”的发音更接近于今天的“爹”。这是原始汉藏时代流传下来的一个词。藏语中“父亲”叫(apha),缅甸语中叫(apha)。虽然汉语的发音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父”(其音与巴相近)已被读作福,但由于“父”的使用频率很高,在口语中保持了历史发音,所以用另一个汉字“爹”来代表这个古老的发音。同样,“母亲”在口语中是“母亲”的意思。

这是一个极其古老的名字,甚至在汉藏语中的使用也绝不仅限于父母。很多藏语名词都有原本表示父母的后缀,如“太阳”、“月亮”叫(尼玛)、“兹拉巴”,作用类似于汉语的“太阳婆婆”、“月亮公公”。在丽江的纳西语中,太阳也是“女性”/i33me33/。有自然性别的动物要附加词缀。公猪要贴上表示“公”的词缀,叫/bu21phv33/,而丽江以南不远的剑川白族人称公猪/te21po55/。在词的后缀上,剑川白语仍然保留了古代的“父亲”,虽然今天的剑川白语把父亲称为/ι 31ti33/(爸爸)。

其实中文里也有一些类似的例子。普通话中有尾、哑、乡巴佬、结巴,而山东、东北等方言中有哑、跛、盲、瘫、巴丽(俗人)、巴巴、口巴、脚丫巴等词。但是这些话已经说了很久了,很难吸引大众,出现在文字上也太晚了。然而,有理由相信这种词缀在口语中有很长的历史。

如果回到宋代的中国,那时候的语言情况会和现代有很大的不同。今天西南地区的汉语普遍通俗易懂,但宋代蜀中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蜀道难学。当时的蜀语与蜀之道相比,无异,被称为极难懂。与中原开封、洛阳的发音大相径庭。蜀人甚至把中原的发音称为“鲁语”。

遗憾的是,随着元代四川人口的急剧变化,这种蜀语已经消失了。今天的四川话与宋代蜀语的传承关系较弱,但主要是明代进入四川的汉语言后裔。

今天,我们对宋代蜀语的认识主要来自同时期的人。据南宋苏州人范成大记载,他路过嘉州(今四川乐山)的一个渡口,当时叫“王波渡口”。

范成大一定搞不清楚“王波”是什么意思。他赶紧问当地的蜀人。当地人给他解释后,他恍然大悟。为此,他特意详细记下了“王波”的来历:“在蜀中,尊老者称伯,祖辈祖辈称伯,称、日伯、、者皆尊。”在当时的蜀语中,加“波”是普遍现象,就像今天的纳西语、白语、藏语一样。然而,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父亲”也并非一帆风顺。

爷爷的爸爸怎么样称呼(辈分表)插图(1)范成大

“叶”是爷爷还是爸爸?

木兰诗在中国家喻户晓。“爷爷没有长子,木兰没有大哥。愿为城上鞍马,从此为你征。”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称道。毫无疑问,木兰称父亲为“爷爷”。

今天在中国,除了“爸爸”、“爹”之外,用来表示父亲的主要有“爷”、“爹”。但这两个称呼是指父亲还是祖父,各地差别很大。在今天的普通话中,“爷”是爷爷的意思,“爹”是父亲的意思,在中国北方相当普遍。然而,在南方的许多地方,情况有所不同。比如合肥管爷爷叫“爸爸”,管爸爸叫“叶”;苏州常州叫爷爷“爹”,爸爸“爹”。但是,在宋代以前,“爷”和“爹”只是指父亲。这两个词在中国古代的元音不是普通话中的ie,而是ia。同元音的“斜”是“远上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晚上停车爱上枫树,“霜叶开二月”这首诗与“家”和“花”押韵。时至今日,在很多方言里,比如闽南话、客家话甚至在陕西的很多县,“爹”和“爷”的韵母还是ia。

《木兰诗》本是北朝的一首民歌,几乎是最早使用“也”的文学作品。“叶”几乎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突然出现的。一开始没有字可写,就借用了“叶”,后来加了个偏旁就成了“叶”。东晋圣贤王羲之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二十七日告诉姜,你们母子好点了吗?武力不同。””曾署名为“”,意为“高之父”。几乎同时,“父亲”和“母亲”也同时出现。仿佛几十年过去了,华夏先民突然觉得用了几千年的“父”“母”已经不够用了,需要用别的词来称呼父母。

王羲之是西晋北部高门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家族的人。他出身北方,年轻时随家人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王家南迁不是一般的迁徙,而是对战乱的逃避。和他们一起南逃的北方人不计其数。王羲之书信中的“野”字,可能就是来自这些强迫家人南迁的北方草原民族。

爷爷的爸爸怎么样称呼(辈分表)插图(2)王羲之的“高叶”书法

自东汉以来,朝廷一直在对北方草原民族进行迁徙。进入三国时期后,曹魏继续北移。到西晋时,已有大量北方民族定居关中和并州(山西)。此时,东亚地区气候已进入相对寒冷期,干旱等灾害频发。长期迁入的北方部落和从草原南移的北方部落相继开始造反。最后洛阳被攻破,晋怀帝被俘,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祸”。

此时,来自中亚的粟特商人已经在中国做生意很久了。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在玉门关外的一个瞭望塔遗址发现了几封粟特人的信件。其中一份是当时居住在中国的粟特商人首领那那陀发给郭康(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老板的信息通报。

即使那乃陀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商人,但他对写信的极度恐惧在1000多年后仍能通过信件传递。

这封信以赞美开始。然后娜娜拓用惊恐的语气报告了他听到的消息:“...一个粟特人走出中国已经三年了...末代皇帝因为饥荒从洛阳逃走,他的宫殿和城市都被放火烧了。宫殿被烧毁,城市被摧毁。洛阳没了,邺城没了。更糟糕的是...匈奴人控制了长安...他们昨天是皇帝的臣民!剩下的中国人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们从长安和中国赶走,还是继续打下整个国家……我们老了,快不行了。如果没有,我不会写信告诉你我们怎么样。先生,如果我现在把中国的一切都告诉你——太糟糕了——你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好处。还有,先生,八年前,我派了两个人入关,到现在已经三年没有他们的消息了。他们之前还好好的,但是现在,自从厄运发生后,我就再也没有收到他们的任何消息。更糟糕的是,四年前,我又派了一个人……当他们到达洛阳时,那里的印度人和粟特人都饿死了。我还派了一个人去敦煌...他没经过我的允许就跑了,他遭到了报应,被杀了……”

这封信没有到达撒马尔罕。从发现的地方来看,应该是玉门关外的军士没收的。我们不知道那那陀是设法摆脱了厄运,还是像当时很多人一样死于战争。这是一个巨大动荡的时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北方和巴蜀地区出现了十多个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地方政府,进入了五湖十六国时代。

一般来说,五胡包括匈奴、鲜卑、羯、狄、羌。纳那陀信中所说的洛阳失陷,应该是指后赵施乐、石虎攻陷洛阳。施乐家族属于羯族。胡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几乎没有留下文字记录。如今,我们对这些语言的了解,只能在中国典籍中寥寥数语中找到。

爷爷的爸爸怎么样称呼(辈分表)插图(3)苏特文2号和3号古书

以芜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今天留下的资料可以说是少得惊人。吴中边人建立了丘迟、韩成、前秦和侯亮,羌人建立了后秦、宕昌和邓芝。氐、羌的族源和语言比较清晰,属于汉藏语系,匈奴、鲜卑、羯族的语言比较混乱。其中匈奴和桀的语言材料比较匮乏。历史上虽然有鲜卑语翻译中国典籍的记载,但后来都销声匿迹了,至今没有鲜卑语书籍出现。

鲜卑语是南北朝至初唐时期中国北方影响最大的北方语言。随着鲜卑人的建立,北魏统一了北方,鲜卑语在北方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军队中。不仅鲜卑人自己会说鲜卑语,北方很多汉人也学过鲜卑语。比如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欢是鲜卑汉人,他的小字“何六魂”明显是鲜卑语。因此,在这些北方语言中,鲜卑是最有可能成为“绮”的来源。

现今数量最多的有确定意义的鲜卑词来自《南齐书·芦伟传》,主要是北魏的一些官衔。《南齐书》的作者是萧子贤,阿良人,齐梁两代人,是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孙子。萧子贤从小在江南长大,平时不怎么用鲜卑语。因此,他所记载的鲜卑语主要集中在敌国北魏的一些称谓上:“在国中称‘直镇’,在外称‘吴爱珍’,曹局文书官称‘比德镇’,斗篷布官称‘朴大镇’,首领称‘呼罗镇’,官吏称‘乞真’。

对萧子贤所知的鲜卑语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鲜卑语明确将做某事的人称为“某真”,在“真”之前所担任的职务。这也为后人试图揭示鲜卑语提供了初步线索。

我们先来看看守门人“博克镇”——但在破解5世纪鲜卑人的语言之前,我们可以先前往1000年后的奥斯曼宫廷。

伊斯坦布尔曾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几乎每个来土耳其的游客都会去托普卡帕宫,奥斯曼的宫殿。奥斯曼帝国时期,苏丹女人住在托普卡帕宫,梦想着能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翻盘,激烈程度不亚于中国古代的皇宫禁酒令。在土耳其语中,托普卡帕宫是Topkapı Sarayı。Saray是宫殿,而topkap由Top(枪)和kap(门)组成。托普卡帕宫外院和内院的分界处也有一扇门。外院是苏丹和朝臣讨论事务的地方,而内院只有苏丹才能进入,太监除外。这个大门由一名特定的高级太监控制,在土耳其语中称为Kapı ağ,意思是“掌管的太监”。在今天的土耳其语中,看门人是kap UC,其中-c的意思是“做某事的人”。

奥斯曼人的祖先是来自北亚和中亚的草原游牧民族。唐朝以后逐渐西进,一路征服当地人,最终于1453年攻破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kap是他们从草原一路向西带来的词汇。

大唐西域,玄奘和尚描述他经过的一个地方叫“铁门关”。他说:“铁门左右有山,极其险峻。虽然有狭窄的小路和危险的障碍物,但两边的石墙颜色如铁。它有一扇门,是铁做的。铁铃铛很多,门都挂着。因为安全,所以出名。”铁门关,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代乌兹别克斯坦进入阿富汗的主要道路。这个关隘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我们可以在蒙古草原上的皮甲汗碑文中找到铁门关的痕迹。在《培加汗碑》中提到,突厥汗国东延至卡迪尔汗森林,西至铁门关。铭文中,铁门关写Temir qapíγ,后者为“门”。qapπγ几乎是最有可能和最合理的瘦源。

爷爷的爸爸怎么样称呼(辈分表)插图(4)玄奘

但其他证据表明,鲜卑语不太可能是突厥语。中文单词“真相”以-n结尾,但土耳其语单词“做某事的人”没有-n后缀。比如“老师”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oqutquchi,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是oqtwshy。要找到-n的线索,还得看突厥之外。

青海湖东岸的海东市县是我国土族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土族居住的地区,历史上就是吐蕃迁徙的地方,吐蕃是鲜卑慕容部落的一个分支。

今天的人和土族人说的语言很有特色。一方面在基本词汇上与蒙古语接近,而在发音上与青海当地汉语方言相似。几乎可以用汉语拼音拼写,同时吸收了很多藏语成分。在民和和土语中,它的意思是“做某事的人”就是秦。比如“姚”是克莉,“乞丐”是克莉琴。土耳其语的-n在各种蒙古语的语言中并非孤例。蒙古语中总有一些词-n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例如,在蒙古语中,“舌/语”拼写为乐可,但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南部锡尼河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所讲的蒙古语中,这个词发音为/xl/。也可能是鲜卑语“乞真”的词源——在蒙古语中,“乞真”一词拼写为kelemürči,而在突厥语中,完全无法理解。

另一批证据是鲜卑人自己提供的。

北魏孝文帝时期,鲜卑人自上而下进行汉化改革。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弃鲜卑姓,采汉姓,并以身作则,将拓跋氏改为袁氏。

在改姓浪潮中,不少鲜卑姓氏直接采用音译的方式选择读音相近的汉族姓氏,如布柳谷改鲁、何楼改楼、邱慕龄改穆等。但很多鲜卑姓氏没有读音相近的汉族姓氏,变化也不遵循这个逻辑,比如改为云。

“云”、“狼”、“苟”不是当时汉高门常用的姓氏,也不存在为了与汉高门融为一体而攀姓的问题,读音与鲜卑旧姓也不相似。所以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些鲜卑考生使用了与他们鲜卑姓氏含义相近的汉族姓氏。这些姓氏都可以用蒙古语解释。在蒙古语中,“云”是egülen,“狼”是inu-a,“狗”是noqai。这三个词是他们语言中非常基础的词。然而,在突厥语中,这些词根本不匹配。比如维吾尔语中“云”是bulut,“狼”是bore,“狗”是it,和鲜卑没有关系。

而鲜卑人,比蒙古人,早几千年就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时间顺序上看,鲜卑语显然不可能是由蒙古语演变而来的。从鲜卑语留下的文字来看,虽然与蒙古语有亲缘关系,但其发音甚至比元代蒙古语还要简化,显然不可能演变成后来的蒙古语。只能说鲜卑语在更早的时候和蒙古语有同源关系。鲜卑人南下中原,蒙古人的祖先留在了草原上。之后的几千年里,他们一直默默无闻。草原上,突厥人、维吾尔人、柯家、Xi人、契丹人、女真人轮番出现,一个个分散开来。蒙古人的祖先一直在东部草原悄悄发展,直到成吉思汗时代统一蒙古,成为新的草原和世界霸主。

成吉思汗

有了南北朝至初唐鲜卑人的巨大影响,中原汉人如果想从一门外语引进亲属称谓,鲜卑语自然是最有可能的首选。鲜卑人不仅深度参与了中原王朝的政治生活,而且由于定居中原的鲜卑人大规模汉化,隋唐许多贵族家庭都有鲜卑血统,这也使得鲜卑语的亲属称谓通过这些家庭的鲜卑亲属流入汉语,并因为是贵族家庭的语言而传播到整个社会。但是,鲜卑人如何称呼他们的亲属,我们并不太了解。鲜卑语中已知的亲属称谓有兄弟“阿干”,母亲“阿莫敦”,父亲“漠河”。除了“阿甘”可能与“哥”有关外,其他称呼与隋唐及中原地区流行的并不一致。

其实就“叶”而言,鲜卑进入中原是在4世纪末。但早在4世纪初南迁的王羲之已经在使用“耶”了,要确定“耶”的来源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爸爸”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爸爸”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任伟编纂的《广雅》中。宋代《广韵》中“爹”字有两种不同的读音,一种是“羌人称父”,一种是“北方人称父”。中国古代的羌族涵盖了西部的许多汉藏民族。在今天四川凉山的彝语中,当面称呼父亲的一般称呼是/a34 ta33/,而指代父亲的尊称是/a21 bo33/,这和汉语中“爹”和“父”的区分几乎一样。

在北方,“爸爸”的来历可能确实和草原人有关。

在唐德宗,回纥汗国发生了内乱。此时,他领兵抗击吐蕃不利的回鹘,领兵回国。在郊外,辛可汗哭着拜大祥,说:“你若愚幼,若侥幸立起,只能以阿多为食,国民政府不敢作准备。”甘杰佳斯为可汗如此低声下气地恳求自己感到难过,他一把抓住可汗,哭了起来。据《子·同治简》记载,“阿多”在维吾尔语中是父亲的意思。可汗自称是他的儿子,并认贾为父亲。可见,无论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还是形势所迫,他根本不敢得罪这位伟人。在维吾尔语中,父亲是ata,即所谓的“阿多”。这个词在突厥碑铭中的记录最早出现在8世纪初的翁金碑上。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土耳其人都用ata。在阙吉特碑上,我的父亲写道。

相对于各地对父亲的不同称呼,如“爸爸”、“爹”、“爷”,汉语在提到“哥哥”时是非常统一的。例外与大川和福建有关。我哥在闽南叫阿贤,是闽南“阿哥”的发音。

翻开任何一本写于南北朝以前的古书,你能看到的都是“戈”,意为“宋”。从古代到中世纪早期,中国兄弟都称“兄弟”,少有例外。然而今天,在全国各地,除了从闽南迁移过来的福建、潮州、海南方言外,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会在口语中称呼哥哥为“哥哥”。英语口语中的“兄弟”一词似乎只出现在“哥哥”、“兄弟”这两个词中,只是知识分子在书信往来中互称“兄弟”以示尊重。

“兄”代替“弟”的线索出现在唐代,最早出现在皇室的语言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明曾经拒绝了请他参观商宫的建议,直接说:“我为什么要崇拜这个二哥的家仆?”在“哥哥”既可以指“父亲”,也可以指“兄弟”的时代,唐太宗写给儿子李治的信,署名都是“哥哥”。

“父”“兄”不分青红皂白的行为,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亲属制度。但如果考虑到南北朝时期唐朝皇室大量与鲜卑贵族通婚,那么这样称呼或许也不足为奇。

称呼亲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汉语中亲属的分类是相当详细的。亲戚应该怎么称呼,要看亲戚和自己的辈分关系,是父系还是母系,甚至是亲戚自己或者其他某个亲戚的年龄关系。即便如此,中国人的亲属关系仍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父系男性比母系或母系亲属更细。比如,父亲的兄弟要根据年龄比父亲大还是比父亲小来叫“叔叔”、“伯伯”,但如果是父亲的姐姐,就叫“阿姨”,母亲的兄弟就叫“伯伯”。而且论资排辈,“阿姨”和“叔叔”也可以跨代。

唐代王简《新嫁娘词》诗中的中诗是:“第三日,代我做饭,洗手做新娘汤。我决定不是我的岳母,而是我丈夫的妹妹应该有菲亚特的味道。”这里的“姑姑”是丈夫的母亲,“嫂子”是丈夫的妹妹。孔子过泰山时,遇到一个女人哭着说:“过去我叔叔死于老虎,我丈夫又死了,现在我儿子又死了。”这里祖孙三代都死于老虎,这里的“叔叔”指的是丈夫的父亲。

但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社会结构不同,哪些亲属属于同一范畴,哪些亲属需要分开,差别很大。在泰国,比自己稍微大一点的人被称为(phi),在泰语中是“兄弟”或“姐妹”的意思。这两个在汉语中严格区分的亲属,在泰语中用一个词来表示。相应的,“哥哥”和“姐姐”在泰语中都是(侬)。这是从中国南部延伸到泰国的壮侗语中的普遍现象。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语中,“哥”“姐”是/pi33/,“哥”“姐”是/n11/。

壮语在区分母姐、母姐、父姐、父姐这四种亲属关系上也与汉语逻辑完全不同。在汉语中,这四个亲属分为父系和母系两部分。父系叫“姨”,母系叫“姨”。但在德宏傣语中,“母姐”和“父姐”都叫/pa42/“母姐”是/la54/“父姐”是/a33/。汉语以区分这四位亲属属于父系还是母系为主,但在德宏傣语中,首先要区分这四位亲属是比父母年长还是年幼,年长的属于同一范畴,年幼的按照属于父系还是母系来称呼。在四川凉山彝语中,一个人对兄弟姐妹的称呼与他的性别有关。男的要叫哥哥/v5vu33/,哥哥/i34i33/,姐妹统称/ni 21 mo 21/;女性应该称呼姐姐/v55mo21/,妹妹/i33ma55/,而兄弟则统称为/ma2155/。

中国古代草原民族匈奴、鲜卑的亲属称谓,除了少数零星的汉文典籍外,无法还原。得益于古代土耳其人习惯在坟墓中镶嵌石头记录墓主人的功绩,我们对今天古代土耳其人的亲属称谓有了系统的了解。在古代突厥,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尊卑观念与汉语有很大不同。在古突厥语中,“叔”“兄”同称EI,已经出现了对比自己年长的男性亲属使用同姓的现象,与同姓称“父”“兄”仅一步之遥。

爷爷的爸爸怎么样称呼(辈分表)插图(5)西安北

其实,在东疆绿洲,我们已经可以找到“父亲”和“兄弟”转型的例子。在今天的维吾尔语中,aka的意思是兄弟,但在吐鲁番南部的鲁克沁附近,aka的意思是父亲。更普遍的例子出现在哈萨克语中,父亲是柯,祖父是阿塔。相对于近亲的语言,比如新疆西部的柯尔克孜族,说哈萨克语的父亲更接近说柯尔克孜语的哥哥(阿迦),祖父更接近说柯尔克孜语的父亲(ata)。

这可能与游牧民族“还孩子”的习俗有关,即长子将第一个孩子交给父母(祖父母)抚养。从此,孩子会称呼爷爷奶奶为“父母”,亲生父亲为“哥哥”。如果其他孙辈沿用长孙的名字,久而久之,原来用来称呼哥哥的词就会变成“父亲”,而原来用来称呼父亲的词就会变成“爷爷”。这一传统在北方民族中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北齐王室受鲜卑影响严重。《北齐书》记载:“(高)魏兄弟称其父为兄,其母为族,其乳母为姐,其妻为妹。”南北朝后期,山东琅琊杜南家族后裔颜之推被西魏俘获,迁回北方。当他踏上200多年前举家逃亡的北方时,他发现北方人“……是这样的

作为高门家族的一员,早已南迁江南的颜氏家族及其周围的士绅社交圈,显然没有这种代际失序的迹象。当他们在4世纪离开北方时,这种现象在北方并不常见。200多年来,中原地区一直受到北方民族风俗习惯的严重影响,以至于回到北方故土的燕之推都受到了冲击。混乱的风气一直盛行到唐朝,皇族甚至带头,不仅是“兄弟”,更是“父兄”,还有很多以孙为子的情况。

“女孩”是母亲。

在“哥哥”、“父亲”、“爸爸”相继出现的同时,母亲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一个新词“娘”开始指代母亲,流行于初唐。

在繁体字中,“娘”有两个对应的字,一个是“娘”,一个是“娘”。严格来说,在唐代,前者一般指年轻女子,后者指母亲。

“娘”出现的更早,“某某娘”的名字在隋代以前的铭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从此“娘子”就是对女性的称呼。

莫高窟第98窟是由五代敦煌统治者曹石建造的。洞壁上绘有大量壁画,主要表现一些佛教场景。在更靠近地面的墙壁上,有洞穴出资人曹石家人的画像,其中有“已故新娘翟氏供养”、“已故十四新娘翟氏供养”、“已故新娘索氏供养”等多幅壁画。年轻的女性被称为“小淑女”,而年长的女性被称为“淑女”。

这种用法不仅限于北方。唐代乐府诗中有一种叫子夜歌的诗,相传是晋代一个叫子夜的吴国女子所作。这个传说可能不可靠,但子夜歌中使用的语言却很有吴的特色。就算叫子夜的女人不存在,子夜歌也算是吴女创造的产物。例如,“芳是香的,但不敢去教堂。天道未得人愿,我使侬见郎。”作者自称“农”,以“农”为“我”,在浙江的许多吴语中,甚至延伸到两广,仍然可以找到。比如广西贵港的粤语,至今仍称“我”为侬。在另一首诗中,“我很高兴见到我的母亲,但我愿意嫁给金兰。空织无经纬,难觅良马。”出现“娘”字。在今天江浙一带的许多吴语中,年轻女孩仍被称为“小娘”或“Xi娘”。

我们甚至可以在更南边找到“娘”的踪迹。

云南瑞丽,位于中缅边境,曾是原孟茂古国的首都。瑞丽的傣族妇女一般被称为“郎某某”。这个“郎”不是姓,而是加在女名前,表示对女性的尊重。“郎”实际上是德宏代(拉:ŋ45).)的音译这个称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据说,在蒙中·国茂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位名叫余浪·韩良的公主继承了王位。她的首都当时位于云余浪,这意味着“第二公主城市”。

和中国西南很多汉语类似,德宏傣语是n/l,在德宏傣语的近亲缅甸掸邦掸语中,这个词是(náang)。这是云南傣族、缅甸掸族、老挝族和泰国女性非常常用的尊称,大约相当于汉语中的“女士”。但贵族女性的称谓,在馕前后往往会加上一些其他的成分。比如缅甸第一任总统的夫人,慕邦图斯的女儿,就叫赵婉涵,意思是“公主”。

在泰国王后的头衔中,名字前面的部分是(somdet Phra nang Chao),其中也包含nang。从晚唐到五代,泰国的泰人从广西、云南南部南下到中南半岛。这时“娘”已经进入他们的语言,所以到了唐朝,“娘”这个词已经广泛流传,从西北的敦煌一直到南方的广西、云南。“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词。但在汉魏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扰”,是“吵”的一种写法。进入唐代后,“娘”的规模逐渐扩大,晚唐以来,“娘”与“娘”逐渐混杂。

但是,关于“娘”和“娘”是怎么突然出现的,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娘”来源于突厥语“你娘”。在突厥语中,“yours”在单词后加-ng,如维吾尔语,其母为ana,你妈为anang。“娘”是“姑娘”或“女儿”的谐音。但是“娘”是从突厥借来的这种说法有很大的问题。

突厥汗国在6世纪中叶脱离柔然汗国,在进攻并摧毁柔然汗国后成为新的草原霸主。中原王朝首次传入突厥是在西魏十一年(545年)。不久之后,突厥成为中原王朝北方的威胁。但整个突厥汗国以及随后的东突厥、西突厥乃至后突厥,始终没能像鲜卑人一样占领中原。虽然后来很多突厥家族都迁到唐朝为官,但在中原的影响力与鲜卑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而且突厥汗国铭文中的母亲是G,ana直到后来的回纥时代才出现在文献中。

总而言之,中国人在三国到唐朝的数百年间完成了一次亲属称谓的重组。旧术语消失或暂时消失,新术语出现。这种亲属称谓的变化一直影响着当今中国人对亲属的称呼。但除了“哥”显然是鲜卑或其他北方民族的称呼之外,“爷”、“爹”、“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突然取代汉语固有称呼的,还有很多疑点。

原作者|郑子宁

编辑|徐跃东

校对|王新

来源:新京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1035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