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爱子(郑板桥有几个孩子)

是家庭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终身老师。作为学校、家庭和社会& # 34;三一& # 34;作为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道德教

是家庭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终身老师。作为学校、家庭和社会& # 34;三一& # 34;作为网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道德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孩子的人格、性格、价值观的塑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1693-1765)字谢,江苏兴化人,清代官员、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 # 34;其中一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在山东威县、范县(今河南)任知县12年。他勤于政事,成就斐然。饥荒之后,他因为主张把粮食卖给饥饿的人而得罪了官员和士绅。61岁时,他辞职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他的诗、书、画都是独立的,被称为& # 34;三& # 34;。善画兰、竹、石。郑板桥一生中画竹子最多,其次是兰花和石头,但他也画松树和菊花,这是兰花竹子的代表画。

尝遍了人生滋味的郑板桥,看破了世事,看破了人性,却又不失豁达。在孩子的教育和终身大事上,都贯彻着他理解的真谛。《郑板桥集》一书,其中的家庭教育理念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郑板桥爱子(郑板桥有几个孩子)插图

01 管教严,不溺爱

郑板桥晚年有一个儿子,名叫保尔,但他知道& # 34;孩子的爱会穿过它& # 34;对他管教很严,从不溺爱。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他非常注重教育方法。乾隆十一年(1746年),54岁的郑板桥从范县调至魏县。

他把宝儿留在家里,让妻子和弟弟莫争照顾他。看到当时富裕家庭的孩子普遍娇生惯养,郑板桥担心儿子会被宠坏,所以虽然在山东,但他也担心家里的儿子。因此,他一直在山东写诗,并把诗寄给家里的保尔读。教育我的儿子& # 34;一个好人的理由& # 34;"爱世界上的农民& # 34;郑板桥还临摹了四首让宝儿读了又唱,读起来很轻松的五言绝句:

夏天的中午,太阳很热,农民们还在劳作,珠子滴进泥土里。谁知道每顿饭都很辛苦。

昨天进城,回来的时候流着泪。浑身是蚕的不是蚕农。

二月卖新丝,五月收新粮。当你眼前生疮时,你挖出了你的心。

81年9月,这个可怜的人受苦了。你必须让你的脚睡觉。蚊子从卵里跳出来。

在宝儿母亲的教导下,她一遍又一遍的背这些诗句,以至于她因为身处官宦之家,无法体会民间的疾苦。

郑板桥爱子(郑板桥有几个孩子)插图(1)

"一个迷人的孩子就像杀死一个孩子& # 34;这是多少人血泪换来的经验和教训。当郑板桥听说家里的宝儿经常向孩子们吹嘘:& # 34;我爸在外面是大官!"有时他欺负仆人的孩子。郑板桥立即写信给他的弟弟莫争说:我52岁才生了儿子。我怎么能不爱!然而,爱必须以它的方式。"那就是,一定有爱儿子的方法。"以其道& # 34;是真爱,没有& # 34;以其道& # 34;那是溺爱,溺爱不是真爱。

所以,他要求哥哥和家人对宝儿严格要求,注意& # 34;龙忠心,驱其残忍性& # 34;。弟弟和他的家人按照郑板桥的意愿教育他们的孩子,结果很好。他们给郑板桥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孩子的进步,并说,照这样下去,他长大后一定是个有出息的人,像你一样当个官。读了这封信后,郑板桥觉得他的弟弟对保尔太宽容了,这对孩子们没有好处。然后,我马上给弟弟莫争回信,说:我们这些人,& # 34;一捧书就想当秀才,当官,怎么抢钱,盖大房子,多买地。他开始走错了路,越来越麻烦,但没有好结果& # 34;。他还说:& # 34;做学问,做学问,做官,都是小事。第一,要讲道理,做个好人。"这里说的好人是道德修养高尚,对社会有益的人。

郑板桥爱子(郑板桥有几个孩子)插图(2)

02 自强自立

当宝儿6岁的时候,郑板桥带着宝儿。他亲自教儿子读书,让他每天背诵某些诗歌,让他尽可能地参加家务劳动。要学会洗碗,你必须洗干净它们。宝二12岁的时候,让儿子用小水桶提水,天热天冷总是满满的。因为父亲的严格要求,宝儿进步很快。当时魏县的饥荒非常严重。郑板桥一直很穷,家里一粒粮食也不剩。有一天宝二哭着说:& # 34;妈妈,我饿了!"妈妈拿了一个玉米粉馒头塞在宝儿手里说:& # 34;这是你爸爸中午存的。拿去吃吧!"宝儿蹦蹦跳跳地跑到门口,高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饭。当宝二发现那个用饥饿的眼神看着他的小女孩时,他立刻把手里的半个窝窝头给了小女孩。郑板桥知道后非常高兴,对宝儿说:& # 34;孩子,你做得对。爸爸真的很喜欢你!"

郑板桥爱子(郑板桥有几个孩子)插图(3)

郑板桥也非常关心她的女儿。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女儿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眼看着女儿要结婚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他主动给女儿选对象,一反大婚的传统,亲自把女儿送到男方家,让男方家做点小菜庆祝。当他想回来的时候,他告诉他的女儿:& # 34;这是你未来的家,你可以安心的住在这里!"为了表达对女儿结婚的祝贺,他特意画了一幅画作为女儿的嫁妆。在这幅画上,他题了一首小诗:& # 34;官包空两袖寒,可以说说卖画陪韩饭。最羞于吴音的淡妆,我在春风送了你几笔兰花。"

郑板桥非常重视儿童的自立教育。临终时,郑板桥把保尔叫到床边。他没有给儿子很多宝贝,而是让宝儿做馒头给他吃。仆人前来说情:& # 34;少爷不会做馒头,让大厨帮他做。"郑板桥固执地坚持让他的儿子自己来做。宝二只好请教厨师,最后蒸了一锅馒头。当宝儿把馒头送到父亲床前时,郑板桥已经去世,只在床前给宝儿留下一份遗嘱:& # 34;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做自己的事,倚天靠地靠祖宗都不是英雄!"这最后一句话,是他对孩子的教导和管教,也是他对孩子教育经验的总结。

郑板桥爱子(郑板桥有几个孩子)插图(4)

03 教育心得

郑板桥对孩子的爱给我们今天的父母最大的启示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父母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依靠学校。家庭教育的首要责任是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郑板桥教孩子的方法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父母首先要教会孩子学会生活,也就是自立,不依赖他人。对于学龄前儿童,主要是加强& # 34;做自己的事& # 34;意识。孩子3-4岁,可以自己学习吃饭、洗漱、脱衣服;孩子5-6岁的时候,就可以学习做简单的家务,比如擦桌子,整理床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劳动内容,比如洗碗、拖地、倒垃圾、做饭等等。在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小主人意识,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作为父母,只有从小培养孩子对劳动价值的认识,培养孩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郑板桥爱子(郑板桥有几个孩子)插图(5)

重视德育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然而,几年前,国际学校教育项目调查& # 34;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谁的责任& # 34;这个问题的结果耐人寻味:美国70%的家长认同家庭负主要责任,德国58%,英国44%,日本43%,而中国只有7%的家长认同家庭负主要责任。

家庭有自己的组织特征,是日常生活中充满情感的场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责任更多的是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家庭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功能已经转移到学校和其他专业组织。父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现在的父母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放弃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做好的事情,为难孩子,为难自己。其实父母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的心智,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教孩子做懂事的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教育孩子。我相信孩子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过上有意义和快乐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8955.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