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做空(做空股指期货被抓)

股市既是一个真实的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投资者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简单的指令就可以完成交易,但面对的是来自无数未知方向的制衡。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是对手。股指

股市既是一个真实的市场,也是一个虚拟的市场。投资者在电脑或手机上输入简单的指令就可以完成交易,但面对的是来自无数未知方向的制衡。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是对手。股指期货出现后,“交易对手”更丰富,更“高级”。

做空,投机,高频交易,这些期货交易者的日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非常神秘的。谁在交易,交易多少钱,交易速度有多快,都是未知数。未知导致恐惧,恐惧导致逃避。

2015年夏天,a股市场遭遇股灾。当时沪深两市有2000多只股票,但是每天都有几千只股票跌停。经过多轮血的践踏,到处都是一片哀思。到底发生了什么?在随后的反思中,股指期货的“粉碎”成为投资者的一大指责。导致股指期货的市场功能随着持仓的限制、保证金的增加、手续费的增加而消失。

已经沉寂了一年半多。无论是天使还是魔鬼,其运行机制都需要用最直观的方式来阐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对资深期货“炒家”陈豪进行了专访。陈豪,现任丁鑫汇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期货交易者中有不少追随者。在他看来,散户的熊市呼吁对期指进行限制。其实就是因为误会,因果颠倒了。最后“亲者痛,仇者快”——对冲盘对冲不了,投机盘满是休养生息。

股灾来了对冲?困难的

2015年7月初,面对大盘指数的猛烈下跌,不少投资者开始呼吁降低期指门槛,让散户也能利用股指期货市场避险避险。然而,当股市崩盘已经发生时,市场几乎不可能对冲风险。

“在大家对股指下跌有一致预期的时候,很多空头看着之前的指数说我要去对冲。需要Open 空仓库。但如果不想开,就得找到期指的多头。”陈豪说,要明白每个参与者都有一个交易对手,交易对手是由多个空方以任何价格形成的交易。股指期货是零和游戏,资金在交易者之间不断灵活转换。

当股市已经形成股灾,然后到期意味着市场在对冲,投机市场根本不会接受。当股市大跌出现时,价格会一步到位,不留任何建仓空的机会。陈豪解释说,“以保险为例。人们是在健康的时候买保险,而不是在重病的时候。生病买保险,要么保险公司不卖,要么价格高到你根本买不起。”

股票指数,专业定义,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专业定义略显晦涩,简单的场景有助于理解。

如果两个人对指数的未来走势意见不一致,一个看涨,一个看跌,于是就立了个合约赌。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假设从3000点到3001点,一个点值300元。涨了就赚300,跌了就赚300。每次指数变动,不是A赚B的钱,就是B赚A的钱,股指市场是典型的零和博弈,不把盈亏输出到现货市场。

这就是股指期货的初始状态。很多空方拿着一点保证金赌股指涨跌。但是,很快,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或者说“避险功能”就体现出来了。利用股指期货可以设计对冲产品,满足资金的对冲需求。再者,有了股指期货,大规模的长期资金敢于进入现货市场。

“有大量金融机构的资金,到处寻找可以投资的产品,然后找到了我们。作为投资者,我们管理的是一只定制基金,2年收益率超过90%,回撤只有15%。”陈豪告诉记者,他接触过一个案例,对方对一个这么高收益率的产品还是不满意,因为这么大的基金更在乎15%的回撤,而不是赚多赚少。

对于这种规避风险的基金,不追求90%的超高收益率。在目前的市场上,如果能达到10%的收益率,且风险较小,是比较满意的投资产品。换句话说,理想的收入曲线最好是有轻微向上波纹的曲线。

“如果收益能达到10%,这个机构就可以做生意了。4%的资金,10%的收益,5/1000的管理费,依然可以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陈豪表示,基金经理选择的股票组合,一般三到五年就涨了,但是中间会有一些明显的下跌,也就是回撤,所以要计算风险收益比。

比如绝对收益基金,回撤非常严格,宁愿少赚钱,风险也绝对小。比如对流动性要求高的基金,不能长期持有股票,按周或按日持续流动,比如余额宝。他们等不到三五年就能看出来是涨是跌,对中间的波动要求非常高。

那么,如何熨平波动呢?股指的对冲作用体现出来,阿尔法策略也是如此,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如果一个基金经理能选择一只好股票——牛市涨得比指数多一点,熊市跌得比指数少一点。然后,你买多少股票,你就卖多少期指,这样你就可以在牛市多赚一点,在熊市少赚一点。这种产品会有一个稳定的上升曲线,但是不会赚很多钱。

“如果选择组合,牛市可以比指数多涨10%,熊市可以少跌10%。这种股票不难选。”陈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了100万股,在期指市场做了100万空股。如果指数上涨30%,那么所选的投资组合将上涨40%。由于100万股的期指空第一仓已经开仓,指数涨多少我们就亏多少,所以指数涨30%,股指期货就亏30%。但我们的投资组合上涨了40%,所以只有10%留了下来。也就是说,指数的涨幅会输给期货市场。

如果指数下跌30%,投资组合下跌20%。然后股市亏了20%,但是股指期货市场赚了30%,最后赚了10%。阿尔法策略的特点是牛市赚钱少,熊市亏钱少。

“阿尔法基金不做空是因为看空大行情,只是想修正业绩曲线。结果必然是做更多的现货。”陈豪进一步表示,股指期货的真正需求者是多头。因为多头想买股票,不希望股票随大盘波动。如果有一种工具可以消除市场的巨大波动,这种极度厌恶风险的资金就会进入股市。

股指期货限购后,如此大规模的资金也遭遇尴尬。“没有股指期货,避险资金就会买债券。”陈豪告诉记者,不过,现在的高息债券比股票风险更大,不比两三年前,当时满大街都是12%的理财产品,很容易买到更安全的高息债券。目前市场对资金的入市需求比较强烈,所以推出股指期货的直接作用就是解除长期入市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资金敢于入市。

这个看似完美的逻辑并不适用于散户。散户选择投资组合的话,体验指数从3000到2000,再从4000到3000,个股收益15%。如果他们不对冲,收益率就是15%。但如果对冲,就意味着要支付市场应得的约5%的“保险费”。对冲后收益率不到10%。

散户一般是风险偏好型的,“牛市少赚钱,熊市少赔钱”的对冲策略不符合散户的特点。所以即使允许散户进入期货市场,也不太可能是套期保值。

“关键是套期保值需要在牛市空下下单,牺牲牛市的利益来规避未来的或有风险,这是散户不愿意做的。”陈豪告诉记者,因此,散户往往希望在下跌时进行对冲,这不符合期指的对冲规则。在他看来,散户如果进入期货市场,往往会投机。而期货市场大多数新手的生命周期只有三个月左右。

空期指是否冲击市场?困难的

股灾前后,a股暴涨暴跌,期指均出现明显的“领涨领跌”现象,走在股指前面。当时现货市场的投资者正在经历踩踏和挤兑,其中有不少人建议一些机构利用空期指打压市场获利。不过,陈豪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这种可能性只存在于理论上,现实中很难实现。

简单来说,比如某机构在期货市场做空,认为股指会跌到2600点,找一个认为会跌不到2600点的投机者作为对赌对手。然后,机构打压现货市场,直到股指触及2600点。

这种方法不可行,原因有二。首先,影响股指涨跌所需的资金量非常大,而期指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资金量100万的话很容易找到交易对手,但是100亿的话需要不同的价格交易,还是很难开仓足够多。第二,打压,你需要先自己建仓,然后再抛售打压股指,但如果指数下跌,你的仓位也会遭受损失。

比如你拿出1亿元在3000点建仓,如果打压到2600点,平均出货价是2800点,那么你就亏了200点;但如果股指期货的交易价格低于2800点,对现货市场的打压就白费了。“有一点必须弄清楚。期指上没有便宜的。”陈豪告诉记者,期指市场赚钱的上限是场内所有的保证金。如果大家都投降了,就没有交易对手了,市场就没法玩了。

从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6月上半月,股指期货跟随股市走出了一轮大幅上涨。但6月15日之后,随着股市跌幅加大,股指期货在分流股市抛压、对冲现货风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成交量大幅放大。股指期货三个品种日均成交量一度达到324.65万手,较6月上半月增长24%。第二阶段,基差和波动加大,个别合约折价率一度超过10%。三是以程序化交易为代表的量化交易发展迅速,占总交易量的50%以上。第四,股指期货持仓规模由31.96万手降至23.7万手,交易持仓比例升至17倍左右。

虽然短期投机氛围浓厚,但CICC在2015年7月公开表示,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机构、信托公司、QFII、RQFII等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对冲为目的大规模卖出头寸;以自然人和一般法人为代表的投资者在更大范围内买入持仓。意味着期货市场更加空均衡,不存在国外现货市场所谓的“裸卖空”。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联动主要是一种“信号”功能,表现为领涨领跌的形式。但由于交易制度和频率的不同,似乎还是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比如期指特有的高杠杆、高门槛、高频交易、T+0等。

“首先,股指期货T+0制度的存在并没有导致期货投资者在现货市场上赚散户的钱。期货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交易对手之间存在零和博弈。”陈豪表示,股指期货的T+0制度不是从现货市场赚钱,而是给投机投资者一个分散风险的机会,这也是期货市场存在的基本条件。如果股指期货T+1,期货市场将很快消失。

经常用“捡孩子”的例子来形容期货的功能。股指期货作为整个市场的风险承担角色,类似于那些站在楼下等着接住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的人。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楼太高,如果孩子掉下来,接孩子的人会受伤甚至死亡。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想接孩子的人安全,同时保证孩子的安全:一是每层楼都接起来,缓冲掉下来的力量;第二,有足够多的人一起回答,比如一起拉个布单。股指期货市场,要求市场容量足够大,交易频率足够高。

“比如我有时候一天进出80次。在整个风险传承过程中,我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时间段里接触风险。一旦发现亏损超过我的承受范围,我就会平仓。玩期货的人特别守规矩。一旦发现自己做错了,就立刻投降,不考虑未来。”陈豪说,对于涨跌的猜测会有分歧。一个人自首后,其他投机者会期待个股下跌过程中的小幅反弹。因为期指市场是高杠杆的,高杠杆会诱导更多的投机市场为了微弱的波动去冒险。

对于投机交易,本金亏损3%~5%就止损,不会进行下去。然后下一个人又进来传了。“这个过程可能每分钟发生15次,这就客观上每层楼都有人去接孩子。”陈豪解释说,如果股指期货T+1,就相当于抱起孩子的人抱着孩子摔倒在地。然而,股指期货不是俄罗斯轮盘赌。他们依靠时间和空将一个风险分散给一群人,用很多时间段平均分担。

投机必须高频交易,不能和套期保值保持同样的交易节奏。因为机构的产品是有周期的,比如三个月,套期保值之后,注定会获得到期的锁定收益,中间的不确定性波动全部由投机盘承担。如果投机市场也持仓3个月,那就变成真正的赌博了。如果赌输了,结果就是退出市场。

作为风险承担者,你必须把风险分散出去,才能在市场上长期生存,继续承担风险进行新的对冲。“所以期货交易必须是高频的,一天之内必须做无数单。股指的交易量越大,投机市场就越安全,可以承担的风险就越多,对冲机构就可以向这个市场输出更多的风险。投机者高速交易、转手是好事,不应该压缩限制。”陈豪说,其实交易是有摩擦成本的,因为需要支付手续费,交易频率不可能无限高。对于现货市场T+0,他认为这个诉求是合理的,因为T+0是任何市场中效率最高的。

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站上5178.19点。6月下半月,股指期货交易量较6月上半月激增20%。

“期指交易量大是投机市场不断滚动造成的,这确实反映出商品市场的风险已经很高了。”回忆最严限购出台前夕的市场表现,陈豪表示,超高交易量的背后是投机市场梯度承接风险的过程。然而,交易量过大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并逐步出台措施限制交易量的收缩。看起来交易量小的期指市场是安全的。

然而恰恰相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作者:美站资讯,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zw.com/n/108597.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